各位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我們要來思考「理想的教會」。理想的教會應該是怎樣的教會呢?如果我們熱愛教會,想要更多投入教會,就會對教會有期待和夢想。我記得自己還年輕的時候,就對教會有很多意見和想法。
所以大家覺得:理想的教會應該是怎樣的呢?有人認為第一就是要有完美的禮拜。禮拜本來就不能讓人覺得很無聊浪費時間,教會應該要有很棒的禮拜,特別是講道,要讓人很感動也很有收穫。並且要搭配完美的聖歌隊、完美的樂團、完美的敬拜讚美團,用好的音樂輔助禮拜。其實不只是禮拜,最好所有的聚會都要這樣,讓每個人參加都覺得不虛此行。
這樣就夠了嗎?當然不夠。理想的教會還需要有完美的牧師:最好牧師可以關心長輩,也能夠帶領青年和兒童。牧師要有很好的神學素養,很會講道、查經、關懷,也很會傳福音。更重要的是,牧師必須跟每個會友建立個人的關係,這樣會友有需要的時候,牧師才可能關心得到。我以前的母會也有好幾位牧師,當時我就是這樣期待,希望可以和教會每一位牧師都有些關係,自己有狀況的時候,也希望牧師多少能關心。其實教會真的需要好的牧師來牧養,牧師對教會影響很大。
除此之外,理想的教會還要有理想的長執、幹事和同工,這些大能的同工應該要勝任他們的職位,可以很有效率地處理教會所有的事情。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有難相處的同工,難相處的同工真的會讓教會的人很辛苦。
理想的教會也應該有理想的會友:最好在團契或小組裡不要有奇奇怪怪的人,因為如果有一些怪人或不好相處的人,大家就不太敢來參加。理想的教會應該是一個安全的環境,讓我們可以放心參加聚會、放心分享。
理想的教會也應該有理想的關懷:每一個有需要的人都應該得到關懷、支持和代禱,不可以有人是孤單的邊緣人,或者被排擠。有時候有人消失好幾個禮拜,後來才發現原來是生重病去住院或開刀,其實這不應該發生,理想的關懷應該要及時,在最需要的時候就關懷到他。
理想的教會也要有理想的愛餐:要好吃,而且份量要夠。如果好不容易邀請到新朋友,吃不到就會有點可惜。
再來是要有理想的事奉:能參與在自己想做也樂在其中的事奉,是一件很棒的事情,最好就是能配合自己的恩賜和時間。更重要的是事奉不能太累太多,一定要適量,不至於累垮才是理想的事奉。
現實的教會令人失望
以上描述的教會是不是很理想?德生教會是不是理想的教會?其實我們剛來教會的時候,大都感覺教會很不錯、很喜歡,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開始逐漸參與、投入之後,就可能遇到一些事情,讓我們感覺:教會怎麼會這樣?教會開始讓我們感覺失望,甚至受傷。
以上描述的教會是不是很理想?德生教會是不是理想的教會?其實我們剛來教會的時候,大都感覺教會很不錯、很喜歡,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開始逐漸參與、投入之後,就可能遇到一些事情,讓我們感覺:教會怎麼會這樣?教會開始讓我們感覺失望,甚至受傷。
其實我覺得這就跟交男女朋友、結婚有點類似。交往的時候,感覺對方很不錯才會交往,所以一開始都覺得對方真的很美、很帥、個性很好、很乖、很努力工作等等…。但交往下去,甚至結婚之後才發現:怎麼跟我想的不一樣?
許多生涯規劃也會遇到類似的狀況,例如退休之前我們可能有很大的期待,想像退休後會有很棒的生活,可以有很多的時間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四處去旅遊…等等。但真的退休之後才發現,現實的狀況跟當初想像完全不一樣。孩子結婚、生小孩也是一樣,本來我們期待他結婚或生小孩之後,我們就可以不用再煩惱他們的事,但結果卻是他們結婚、生小孩之後,我們更加煩惱。
當我們對理想的婚姻、理想的家庭、理想的退休生活、理想的教會有很大的期待和夢想時,常常就會經歷很大的失望和無力,因為別人常常不是照我們所期待。甚至我們可能會受傷,我們期待是因為我們在意,而越在意卻讓我們越覺得受傷。
理想的教會是誰的責任?
不過這種對教會、對家庭、對別人的夢想,有沒有什麼問題呢?其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問題,可以讓我們來思考和反省。那就是:追求理想的責任是在誰身上?我們有沒有看到自己的責任?在教會、在家庭、在任何地方,如果我們都在看別人、期待別人,有時會忘記自己的責任。
不過這種對教會、對家庭、對別人的夢想,有沒有什麼問題呢?其實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問題,可以讓我們來思考和反省。那就是:追求理想的責任是在誰身上?我們有沒有看到自己的責任?在教會、在家庭、在任何地方,如果我們都在看別人、期待別人,有時會忘記自己的責任。
例如我們期待理想的禮拜,期待禮拜要更好,那我們自己有沒有投入來幫助禮拜進步呢?招待、司獻、PPT、音控、各聖歌隊和敬拜團都很缺人,我們願意投入幫忙嗎?如果我們沒有這些恩賜,至少我們可以為禮拜禱告,求上帝在禮拜中感動每一位參加禮拜的人。那我們有每週為禮拜禱告嗎?
講到理想的牧師,我們也可以想一下,如果真的有一位理想的牧師,他什麼都會、非常完美,那這位理想的牧師會願意來德生教會事奉嗎?他對德生教會會有感動嗎?他真的來德生的時候,他能不能適應?他有沒有可能會受傷?
講到理想的同工和會友,我們都希望不要遇到奇怪或難相處的人。但是,有沒有可能我們自己就是那個難相處的人呢?有一次我跟太太分享:某某人其實人很不錯,就是比較不太會講話,容易說錯話。太太就開玩笑提醒:你還說?你自己有時候不是也這樣?
講到理想的關懷,教會確實需要有好的關懷,每一個人在痛苦的時候,都很需要即時的關懷。但關懷的同工在哪裡呢?我們願意委身在關懷工作中,實際去關懷別人嗎?如果教會每個人都在等別人來關懷自己,這樣關懷的同工一定不夠。
還有關於理想的愛餐,這樣的期待真的會讓人不敢去煮。預備愛餐的同工實在很辛苦,他們很早就來教會廚房開始準備,愛餐的預算又很有限,沒辦法煮太好,常常做得很辛苦還被人嫌。有時候煮得太好吃也是個問題,因為好吃大家會吃得比較多,後來的人就會不夠吃。
理想的事奉也很困難:每個人都挑自己想做的事奉來做,那會不會有一些事奉最後沒人做?
我們自己也不完美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一間理想、完美的教會,完全符合我們的夢想,我們同樣得思考:我們自己是理想的人嗎?英國有一位很有名的牧師叫作司布真,他就曾分享:世界上應該沒有完美的教會,如果真的有一間完美的教會,我也不敢去,因為我怕我加入那間教會以後,那間教會就不完美了。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一間理想、完美的教會,完全符合我們的夢想,我們同樣得思考:我們自己是理想的人嗎?英國有一位很有名的牧師叫作司布真,他就曾分享:世界上應該沒有完美的教會,如果真的有一間完美的教會,我也不敢去,因為我怕我加入那間教會以後,那間教會就不完美了。
我高中是讀男生班,有一次班上老師要我們所有同學寫下自己的擇偶條件和期待,然後老師就把我們寫的內容拿給女生班同學批改。我記得自己寫很多,寫了十幾項對於未來另一半的期待。結果批改發回來的時候,她們就寫說:你的條件和期待太多,世界上應該沒有這種女生。有的話,也不見得要跟你交往。
其實在婚姻或家庭也常常是這樣:我們期待自己的太太或先生要很理想、很完美,但是我們自己是不是完美的呢?我們期待兒女要孝順、要聽話,是完美的兒女,但我們自己是完美的父母嗎?我們期待老闆是完美的老闆,但我們自己是完美的員工嗎?當我們的眼光從別人轉回來看自己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其實我們自己也不是完美的。
當初我想當牧師,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看到很多糟糕的牧師,實在受不了,就想自己來當。但當我自己開始當以後,卻漸漸發現自己也不一定有好到哪裡去,還是有人會因為我受傷,甚至因為我離開教會。
我很想好好陪伴每個有需要的會友,但我常常感到虧欠。有一天我在洗澡時,手機響了,是會友打電話來。我很想接起來,但洗澡洗一半,要講話也不太方便,我就想說洗完澡再回撥好了。結果洗完澡又馬上要陪小孩睡覺,如果先回電話時間會很趕,所以我就想說不然就等小孩睡著以後再回撥。但小孩睡著的時候,我也不小心睡著了。只好隔天再回電話,我就感到十分虧欠,因為沒能及時回應到會友的需要。
常有會友想跟我約時間討論身體的狀況或其他的事情,我非常看重這樣的時間,很希望能儘快約到時間,但最近我發現常常要約到下個禮拜甚至下下禮拜,常常一直在尋找時間表當中的空檔。約到太晚又覺得很虧欠,但實在沒辦法。在一百位會友的教會,牧師比較可以分出時間來關懷到每一個人。但教會若有六、七百多人聚會,牧師實在會有困難和虧欠。
身為一位牧師,我常期待自己每天都能被聖靈充滿,充滿了喜樂和活力,但有時候也是會遇到困難,牧師也難免有情緒與軟弱。有時我才剛罵完小孩就趕來聚會,心中還在反省剛剛是不是罵得太過頭了,馬上就要轉換心情帶領聚會,這樣的心情也是非常複雜的。
把眼光從別人、從自己轉向耶穌
講到理想的教會、理想的家庭、理想的人生的夢想和期待,當我們看別人,我們感到失望、受傷,因為別人不是完美的。當我們回頭看自己,則是感覺失敗、沮喪、虧欠,因為我們自己也不是完美的。
講到理想的教會、理想的家庭、理想的人生的夢想和期待,當我們看別人,我們感到失望、受傷,因為別人不是完美的。當我們回頭看自己,則是感覺失敗、沮喪、虧欠,因為我們自己也不是完美的。
那應該怎麼辦呢?我們應該把眼光從人的身上,轉向耶穌,才可能得到釋放。讓我們一起來讀今天的聖經,來明白耶穌對教會的心意。
耶穌希望教會:完全合一
我為主作囚徒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要與你們所蒙的呼召相稱。凡事要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以和平彼此聯繫,竭力保持聖靈所賜的合一。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位,正如你們蒙召,是為同有一個指望而蒙召,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弗4:1-6)
我為主作囚徒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要與你們所蒙的呼召相稱。凡事要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以和平彼此聯繫,竭力保持聖靈所賜的合一。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位,正如你們蒙召,是為同有一個指望而蒙召,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弗4:1-6)
這段經文中有提到教會嗎?其實有,教會就是耶穌的身體,因此這邊提到「身體只有一個」,就是指教會。從這段聖經我們可以知道耶穌對教會的心意,就是要完全合一。
什麼是合一?合一不是「完全一樣」:若每位會友的意見都完全一樣,就不必謙虛、溫柔、忍耐、寬容了。合一是雖然有不一樣,還是能合一。
合一也不是「忽略」。我們常常有一種作法:把不同的意見忽略掉,這樣好像就沒有問題了,但其實問題很大。我們很容易這樣做,因為我們對自己的需要最清楚,也最看重自己的意見,一不小心我們就會忽略別人的需要與意見了。
真正的合一,不是完全一樣,也不是忽略其他人,而是在這些差異和不同需要之下,還是能夠合一。這實在很不簡單,需要謙卑、溫柔、忍耐、寬容和和平,更需要聖靈的幫助。這就是耶穌對教會的第一個期待。
耶穌希望教會:裝備成全信徒事奉
我們每個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每個人的恩賜。…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者和教師,為要裝備聖徒,做事奉的工作,建立基督的身體,…各方面向着基督長進,連於元首基督,靠着他全身都連接得緊湊,百節各按各職,照着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使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7-16)
我們每個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每個人的恩賜。…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者和教師,為要裝備聖徒,做事奉的工作,建立基督的身體,…各方面向着基督長進,連於元首基督,靠着他全身都連接得緊湊,百節各按各職,照着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使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7-16)
從這段聖經我們可以了解,教會不應該只有少數的人在事奉。我們可以想想看,身體如果只有一半在動,那就跟中風一樣,很難活動。所以教會應該是每一個肢體都領受恩賜,並且一起參與事奉。其實我觀察大部分的教會都只有少數的人願意來事奉,願意的人牧師就會一直邀請他們幫忙,這些人事情越接越多,到最後就累死,就不敢來教會或接事奉了,牧師就再去尋找下一個目標。
這不是耶穌所希望的。這段聖經提到每個人都有恩賜,只要接受裝備、成長起來,就能發揮功能,彼此事奉,最後教會就得到益處和成長。很多人一起事奉,事奉才不會太累,才會是快樂的事。
這就和打棒球一樣:如果球打擊出去,只有投手跑去接球,其他的野手完全都不動,根本不可能贏球,如果只有兩個球員在動,也不可能贏,一定要所有的球員都動起來,才可能贏。教會需要大家一起參與事奉,才能真正發揮教會的功能。例如剛剛講理想的關懷,真的要達成理想的關懷,就一定要更多同工一起來投入,不能只靠牧師。
今天是松年事工紀念主日,對於教會許多長輩我感到非常的敬佩,因為長輩們難免身體有狀況,但他們還是很樂意參加事奉,幫忙聖歌隊、愛餐、招待、代禱等等。這些令我感到非常敬佩,教會就是需要這樣,每個肢體都要發揮功能。
另外就是要幫助每一個人找到適合的位置來事奉,有些人願意事奉,但如果沒被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也會非常辛苦。例如不會投球的人若是硬要他去當投手,對自己對隊友都很辛苦。教會應該幫助弟兄姊妹認識自己的恩賜和才能,找到適合的位置來事奉。
這段聖經也有提醒,事奉前是需要裝備和訓練的,不是每一個人上去投球都立刻像王建民一樣,而且就算是王建民或大谷翔平,也是經過很多的訓練。所以事奉的人需要接受裝備和訓練,而這就是牧者、長執等教會核心同工的責任。按照聖經,教會主要的同工不是自己去事奉就好,而是要裝備訓練其他的人一起來事奉。這就是耶穌對教會第二個期待。
耶穌希望:教會不用完美,但要慢慢成長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信仰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達到基督完全長成的身量。這樣,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邪說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各方面向着基督長進,連於元首基督,靠着他全身都連接得緊湊,百節各按各職,照着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使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13-16)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信仰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達到基督完全長成的身量。這樣,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邪說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各方面向着基督長進,連於元首基督,靠着他全身都連接得緊湊,百節各按各職,照着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使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13-16)
我在研讀這段聖經的時候,發現耶穌是希望教會漸漸成長。如果教會是需要成長的,那教會一開始就是非常理想和完美的嗎?當然不是!教會如果一開始就非常理想和完美,就根本不需要成長了。所以這段經文讓我們了解,教會不見得是理想和完美的,但耶穌會帶領教會漸漸成長。
其實我們可以想一下,聖經裡面哪間教會是理想的?完全沒有。舊約以色列民族完全失敗,一再離開上帝;耶穌的門徒也很失敗,主被釘十字架的時候,門徒全部跑光光;初代教會一開始似乎還不錯,但馬上就遇到寡婦照顧不周的問題;保羅建立哥林多教會,從哥林多前後書來看,也是有非常多的失敗和問題;啟示錄裡的教會也很失敗,約翰寫信給七間教會,幾乎每一間教會都有問題被耶穌責備。教會真的不是完美的,在聖經裡面也找不到理想的教會,但令人詫異的是:上帝竟然可以使用這些失敗、不理想的教會,來傳揚福音、傳承信仰。上帝的恩典真的遠遠超越人的軟弱。
而在上帝的恩典中,教會雖然現在是軟弱、不完全的,但耶穌會幫助教會漸漸成長,一直到最後成為無瑕疵、聖潔、理想的教會,來獻給祂自己。這就是耶穌看教會的眼光:耶穌接納教會的不完美,並且要幫助教會慢慢成長。這也是耶穌看我們的眼光:我們自己是不完美、不完全的,但是沒關係,耶穌願意接納赦免我們,讓我們從失敗、沮喪和虧欠得到釋放。
並且耶穌不只是接納我們,祂還能使用我們,漸漸引導我們成長。
用耶穌的眼光來接納自己和別人
如果我們的眼光專注在別人、期待別人,我們常常會感到失望和受傷,因為別人不是完美的。如果我們的眼光都專注在自己、要求自己,我們會常常覺得失敗與沮喪,因為我們自己也是不完美的。
如果我們的眼光專注在別人、期待別人,我們常常會感到失望和受傷,因為別人不是完美的。如果我們的眼光都專注在自己、要求自己,我們會常常覺得失敗與沮喪,因為我們自己也是不完美的。
但我們若是專注在耶穌,學習用耶穌的眼光來看教會、看家庭、看別人,也用耶穌的眼光來看自己,耶穌會讓我們得到釋放,讓我們可以接納自己也接納別人。耶穌甚至會幫助我們與教會一起成長,這就是耶穌的恩典。希望德生教會可以經歷這些,雖然目前多少有不理想的地方,但我們可以在耶穌的恩典裡,一起來成長,一起建造理想的教會。
最近胡忠銘牧師請辭要去玉山神學院教書,胡牧師和小會一起邀請我來接主任牧師,我的心情實在非常複雜。一方面很感謝胡牧師與小會的肯定,但另外一方面,我本來到德生是擔任青年牧師,這種邀請不在我的計劃裡面。對我而言我的掛慮很多,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可以承擔得起、擔心無法滿足不同人的期待、擔心會友能否適應胡牧師離開、擔心我的家庭是否能承受。對我而言,心情就像是準備要去釘十字架一樣,真的很複雜。
但耶穌呼召我們,本來就是要我們捨己:把自己的一切放下,跟隨耶穌去釘十字架。經過考慮與禱告,我決定將自己所有的擔心、煩惱、計劃和期待都放下來,接受主任牧師的監選。
監選制度是長老教會決定主任牧師的制度,不是只有小會或胡牧師來決定,也不是我來決定,而是每一位會友一起禱告,一起參與來監選,三分之二的會友出席、出席三分之二的會友同意,才能決定未來的主任牧師。
所以我要邀請每一位弟兄姊妹一起禱告尋求上帝的心意,甚至有些人的會籍不在這裡,我也邀請大家一起用禱告來參與。因為教會不是與我們無關,教會就是我們。並且教會若真的產生一位新的主任牧師,我們每一位弟兄姊妹也有責任,和主任牧師一起跟隨耶穌來建造理想的教會。
其實這本來就是耶穌的呼召,邀請每一個門徒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祂。耶穌不是要求我們要完美,但耶穌會幫助我們成長,一直到最後,教會會成為完全理想的教會,完全潔淨無瑕疵,可以獻給耶穌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