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團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團契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6月24日 星期六

小組長自我評估表



六角形中心:我和主耶穌基督的關係
1:我對耶穌有一些認識,但還在考慮是否接受他
2:我覺得耶穌不錯,不過對於完全接受他還有一些小問題想討論
3:我願意接受耶穌成為我一生的救主和生命的主(稱義)
4:我願意受洗
5:我願意耶穌完全管理我生活的所有層面(成聖)


1
2(小組長)
3(小組長)
4
5(門徒訓練)
禱告
有個人禱告生活但不穩定
有穩定的個人禱告生活
禱告穩定,有代禱但不穩
個人禱告及代禱生活穩定
能鼓勵培養小組員禱告
聖經
有自己讀聖經靈修的經驗但不穩定
每週常常讀聖經靈修
讀經靈修生活穩定並讀完新約
有穩定的讀經靈修生活並讀完新舊約
能鼓勵陪養小組員讀經靈修
彼此相愛(團契)
穩定聚會並曾主動關心不熟或新朋友
穩定聚會並曾在非聚會時間關心小組員
穩定聚會並關心小組員
穩定聚會關心小組員並能判斷牧養小組員信仰
能鼓勵培養同工關心小組員
傳福音
曾嚐試帶領福音朋友來教會
能進行福音認領並能為福音朋友禱告
能進行福音認領、為福音朋友禱告及做見證
能進行福音認領、禱告、見證及傳講福音內容
能鼓勵培養小組員傳福音
社會關懷
(服務)
有接觸或參與社會關懷議題
能對社會關懷議題的爭議進行反省
自己曾以禱告或行動支持社會關懷
定期以禱告及行動支持社會關懷工作
能鼓勵培養小組員做社會關懷
事奉
能帶領禱告
能帶領分享
能帶領整個小組活動
能獨立籌備及帶領小組活動
能鼓勵培養小組員帶領小組活動


自我評估表的好處與危險(外在標準、虛榮競爭、喪失信心、過大壓力)

1.      我已經被預備好的部分有哪些?還有哪些部分最需要被上帝調整、幫助及預備?
2.      如果我真誠面對上帝,祂會想對我說什麼?我會想對上帝說什麼?
3.      我委身的成長程度如何?有什麼困難?有什麼恩典?
4.      近況及代禱事項
結束時請同心為每個人預備成為小組長禱告

2016年4月19日 星期二

敬拜與團契



敬拜與團契
王道仁
一、團體敬拜的重要性
    約壹4:20-2120人若說「我愛上帝」,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了;不愛他看得見的弟兄,就不能愛看不見的上帝。21愛上帝的,也要愛弟兄;這是我們從上帝所受的命令。
1.      團體敬拜可避免偏差:長期只有個人敬拜可能鑽牛角尖或產生偏差,透過團體敬拜可互相提醒和調整
2.      團體敬拜可得到支持:個人敬拜容易受自己的軟弱影響,但透過團體的敬拜可得到其他弟兄姊妹的支持
3.      團體敬拜可支持別人:軟弱的弟兄姊妹是上帝所關注,透過團體敬拜可以扶持其他弟兄姊妹
4.      團體敬拜可分享見證:體驗上帝恩典時,可把握團體敬拜的時機分享,激勵其他弟兄姊妹
    22:22我要將你的名傳給我的弟兄,在會眾中我要讚美你。
5.      團體敬拜時耶穌同在:兩三個人奉主名聚會,主耶穌就在當中
    18:19-2019我又實在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20因為,哪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哪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6.      我們與上帝的團契是與其他基督徒共同擁有的:基督徒不可能單獨和上帝有敬拜或團契,因為團契本身就是團體的,是大家共有的
    約壹1:3我們把所看見、所聽見的傳揚給你們,為要使你們也與我們有團契,而我們的團契是與父和他兒子耶穌基督所共有的。
二、團體敬拜與個人敬拜都很重要
1.      只有團體敬拜沒有個人敬拜:容易假冒為善、缺乏深度、陷入引誘、無法調整
2.      只有個人敬拜沒有團體敬拜:容易偏差、缺乏支持、可能陷入自我中心

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分享福音的經驗探討



分享福音的經驗探討
王道仁
一、分享福音的常見困難
1.      自己不熟悉所使用的福音材料
2.      福音材料的語言轉換:用台語分享四律須多練習
3.      使用太多基督教術語
4.      不知何時放入自己的體驗和見證:多練習就會越來越容易
5.      分享對象不好意思直接拒絕決志:注意是否為客氣的回答、多注意非語言訊息、再三給空間
6.      太過注意自己表現
7.      太過倚賴自己
    林後4:7-107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裏,為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8我們處處受困,卻不被捆住;內心困擾,卻沒有絕望;9遭受迫害,卻不被撇棄;擊倒在地,卻不致滅亡。10我們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在我們身上顯明。
二、分享福音的成長:知道自己的不足就是成長的機會
三、分享福音的成功或失敗
1.      決志才是成功嗎?不一定。分享對象雖然沒決志,但只要我們讓他離耶穌更近,就是一個很好的進展。因此分享福音的方式和尊重是很重要的
2.      成功失敗是取決於我們嗎?不是,一切都是上帝的工作。不管我們傳福音的結果如何,我們只須忠心完成上帝所託付的
    16:11-1511我們從特羅亞開船,直行駛到撒摩特喇,第二天到了尼亞坡里12從那裏來到腓立比,就是馬其頓這一帶的一個重要城市,也是羅馬的駐防城。我們在這城裏住了幾天。13在安息日,我們出城門,到了河邊,知道那裏有一個禱告的地方,我們就坐下來對那些聚會的婦女講道。14有一個賣紫色布的婦人,名叫呂底亞,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來敬拜神。她在聽著,主就開導她的心,使她留心聽保羅所講的話。15她和她一家都領了洗,就求我們說:「你們若以為我是真心信主的,請到我家裏來住。」於是她堅決請我們留下。
3.      我們仍然可以從每次傳福音的經驗學習和成長,有時這才是上帝更看重的

分享福音



分享福音
王道仁
一、分享福音的爭議
1.      決志禱告是否符合聖經:口裡宣認、心裡相信不見得要用禱告的形式,但禱告的形式可以教導禱告,可說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10:9-139你若口裏宣認耶穌為主,心裏信神叫他從死人中復活,就必得救。10因為,人心裏信就可以稱義,口裏宣認就可以得救。11經上說:「凡信靠他的人必不蒙羞。」12猶太人和希臘人並沒有分別,因為人人都有同一位主,他也厚待求告他的每一個人。13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2.      福音內容是否可如此簡化:將福音內容簡化為幾個重點,確實有缺點,但可由一對一、初信成長訓練等補足。另外福音內容在不同處境須有不同強調以避免誤解,例如在台灣採用四律,必須注意澄清神是創造天地最大的神(美國因基督教文化背景,不見得需要強調這方面)
    林前2:1-51弟兄們,從前我到你們那裏去,並沒有用高言大智對你們宣講神的奧祕。2因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
    2:37-3937眾人聽見這話,覺得扎心,就對彼得和其餘的使徒說:「諸位弟兄,我們該怎樣做呢?」38彼得對他們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使你們的罪得赦免,就會領受所賜的聖靈。39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並一切在遠方的人,就是給所有主我們的神所召來的人。」
3.      決志禱告是否太過輕率:要做一生的決定,短短幾分鐘似乎很輕率,且有些人不知這就是成為基督徒的禱告,以為只是配合一下,導致決志者不見得真的成為基督徒。因此帶領決志禱告時,必須強調這個禱告是一生成為基督徒的禱告,可給未信者多一些時間空間考慮,但也不要讓考慮好的人失去機會。
    8:30-3830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裏,聽見他正在念以賽亞先知的書,就說:「你明白你所念的嗎?」31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他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32他所念的那段經文是這樣:「他像羊被牽去宰殺,又像羔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33他卑微的時候,得不到公義的審判,誰能述說他的身世?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被奪去。」34太監回答腓利說:「請問,先知說這話是指誰,是指自己,還是指別人呢?」35腓利就開口,從這段經文開始,對他傳講耶穌的福音。36二人正沿路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說:「看哪!這裏有水,有甚麼能阻止我受洗呢?」38於是他吩咐把車停下來,腓利和太監二人一同下到水裏,腓利就給他施洗。

2016年3月25日 星期五

分享見證實做討論



分享見證實做討論
王道仁
一、分享見證的時機:信仰話題有時會過度給別人壓力,但完全不講也會失去為耶穌見證的機會,因此可視情況平衡修正。但有幾種狀況很適合切入分享信仰話題,並適時帶到見證
1.      謝飯禱告:可用開玩笑帶到信仰話題及見證
2.      開車禱告:可用這個習慣帶到信仰話題及見證
3.      民俗迷信:鬼月拜拜、安太歲、收驚,可分享基督徒的做法
4.      聖誕活動:可分享基督徒在聖誕節所紀念或在意的,是上帝藉著耶穌降世與我們同在,帶來平安
    17:16-2016保羅雅典等候他們的時候,看見滿城都是偶像,就心裏非常難過。17於是他在會堂裏與猶太人和虔敬的人,以及每日在市場上所遇見的人辯論。18還有伊壁鳩魯斯多亞兩派的哲學家也與他爭辯。有的說:「這胡言亂語的要說甚麼?」有的說:「他似乎是宣傳外邦鬼神的。」這是因保羅傳講耶穌與復活的福音。19他們就把他帶到亞略巴古,說:「你所講的這新學說,我們也可以知道嗎?20因為你有些奇怪的事傳到我們耳中,我們想知道這些事是甚麼意思。」

二、分享見證的困難
1.      自己沒有準備好:要認真準備,因有時會有難得的機會
2.      自己和上帝關係不好時:其實不用排斥,有時見證不只是對別人說,也是對自己說
3.      對方不想聽:不用勉強,要尊重對方的感受,並將一切交託給主
    17:32-3432眾人聽見死人復活的話,就有人譏誚他;又有人說:「我們會再聽你講這事。」33於是保羅從他們當中出去了。34但有幾個人依附他,信了主,其中有亞略巴古的議員丟尼修,和一個名叫大馬哩的婦人,還有幾個與他們一起的人。 

三、作業
1.      請再找一位未信的朋友分享見證,並請他給予回饋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