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制度與擴散:臺灣道教學研究的兩個面向〉閱讀心得報告:道教與基督教的制度與擴散、天公和上帝是否相同?

王道仁

壹、 前言
道教在台灣非常普遍,但由於自己沒有機會接觸,一直覺得很陌生。這次閱讀李豐楙的〈制度與擴散:臺灣道教學研究的兩個面向〉,1 雖然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當中提到「制度」與「擴散」的對比,以及拜天公的部分,引起了我的興趣。

貳、 〈制度與擴散:臺灣道教學研究的兩個面向〉摘要
李豐楙認為道教與民間信仰的區別一直是台灣道教研究的一大課題,2 文章中他首先介紹台灣道教研究的歷史,從日據時代開始道教就被發現既有制度化的宗教傳承,3 也有擴散混進民間信仰的特性。4 戰後研究繼續針對不同課題深入探討,有研究道法傳授的制度面,5 也有研究儀式的擴散面。6 因此道教和民間信仰的關係與分別,是道教研究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李豐楙接著分析台灣中部的道壇,主要分成三個地區:沿海的海線道壇,內山地帶的山線道壇,以及這兩者之間錯落散佈的福佬客籍道壇。沿海地區主要是泉籍的移民,道壇也以泉籍道士為主,有嚴謹的傳承。7 山線道壇主要是漳籍的移民,道壇也以廈門系的道壇為主,亦有其傳承,8 且因漳籍原來的信仰習慣也包含釋教的香花和尚,山線道壇亦有融合釋教儀式。9 福佬客籍地區以客籍移民為主,仍保有三山國王的信仰,道壇則傳承紅頭師的道法。10 由這三區的分佈可以看出,道壇和移民族群呈現非常緊密的關係。11

李豐楙接著分析道教的制度面,以正一派來看,從明清移民來台以來,都有嚴謹的傳承。而張天師跟著國民政府來台後,也重新和台灣的道壇接軌。12 另一方面,正一派的火居傳統,讓道士居住地方道壇而非聚集修道,也讓道士成為民間的禮儀專家,展現道教擴散的面向。13 從台灣中部三區道壇的分佈與傳承,也看出道壇和移民族群的依附關係,形成類似行業圈的情形。14 李豐楙最後總結道教研究應該制度與擴散兩方面並重進行研究,以免忽略任何一方。15

參、 心得與回應
道教的制度與擴散,我特別對擴散面感興趣。因為基督教的制度是很清楚的,靠著聖經、傳統及上帝的看顧,讓歷代的信仰不至變質。但何謂擴散呢?基督教信仰是否也有擴散面呢?李豐楙談到道教的擴散,是和民眾共享神話、儀式和宇宙觀,並和民眾生活緊密結合,影響生命禮俗、節慶及祖先信仰。正一派和民眾一起居住生活的做法,也助長了道教的擴散。16 以這個觀點來看,基督教是擴散的,因為大部分基督徒的宇宙觀、儀式、禮俗、節慶、價值觀都深深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在某些基督教國家,即使居民已經漸漸世俗化不重視信仰,基督教的宇宙觀和價值觀等等的影響仍然存在。而基督新教的神職人員也並非聚集修道院,而是和民眾居住生活在一起。

但是道教的擴散面不止於此,道教之所以會和民間宗教產生混淆,是因為道教會吸收民間文化,例如也承認供奉釋教的佛祖菩薩、17 或採納部分釋教的儀式。18 基督教在本土化、處境化的過程中,確實也有吸收轉化其他宗教或習俗的部分,例如聖誕節就是由太陽神節日轉化而來。但基督教的制度面相較起來規範較強,限制了基督教「被擴散」的程度,不過也讓基督信仰的精神能更忠實地被保存下來。

另一個引起我興趣的議題是李豐楙只有附帶提到的「拜天公」。19 上一次參加汐止祈禱早餐會的時候,鎮民代表藉著強調民間信仰也「拜天公」來和基督徒拉近距離。天公和基督徒的上帝,是否一樣?

道教及民間信仰「天公」的涵義大多指玉皇上帝,20 為民間心目中的至上神。但道教的至上神為元始天尊,這兩者有何關係?董芳苑說明道教的至上神也有演變的歷史,而至今道士心目中的至上神是元始天尊,但民間心目中的至上神則為玉皇上帝,21 呂秉衡則指出民間甚至認為這兩者為同一位神,並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元始天尊太遠,玉皇上帝是由元始天尊所化,再加上小說推波助瀾的結果。22 邱明忠則指出玉皇上帝從唐代開始盛行,並被朝廷推崇為儒釋道三教的至高神。23 由於三教的混雜,使天公信仰被複雜化。

因此這位民間心目中的至上神「天公」有許多傳說,例如是在農曆正月九日生,24 關聖帝君已即位為第十八代玉皇上帝,25 可能是釋迦佛祖的轉世,26 並被指為造物主。27

若以至上神、創造主的觀念來看,民間的天公觀念和基督教的上帝類似。但基督教的上帝在世界被創造以前就存在,並非佛祖的轉世或可由關公即位。在和對民間信仰人士傳福音或對話的時候,是可以考慮由「天公」的觀念開始闡述基督信仰中的至上造物主上帝,藉此拉近距離。但也要必須配合適度地區別及說明,以免引起誤解。

肆、 結論
基督信仰和道教一樣有制度與擴散的層面,但在「被擴散」上有其限制。而天公的觀念和基督信仰中的上帝,有其相似的地方,但也有區別,使用上必須要注意以免誤解。

註腳
1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臺灣道教學研究的兩個面向〉,《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張珣、葉春榮主編(台北市:南天,2006),235-285。
2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245-246。
3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236。
4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238-239。
5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242-243。
6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240-241。
7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247-250。
8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250-252。
9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251。
10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252-255。
11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255。
12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257-260。
13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261-266。
14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269-273。
15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273-278。
16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256。
17 王瑞珍,《第三隻眼看道教》(台北市:校園,2000),67。
18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251。
19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264。
20 邱明忠,《從樹頭公談到十字架─基督教與台灣民間宗教的比較》(台南:人光,1994),111。
21 董芳苑,《台灣宗教大觀》(台北市:前衛,2008),200-201。
22 呂秉衡、董芳苑,《台灣民間天公信仰的研究》,45。
23 邱明忠,《從樹頭公談到十字架》,112-116。
24 邱明忠,《從樹頭公談到十字架》,112。
25 呂秉衡、董芳苑,《台灣民間天公信仰的研究》,52-54。
26 邱明忠,《從樹頭公談到十字架》,115。
27 王瑞珍,《第三隻眼看道教》,52。

參考文獻
王瑞珍。《第三隻眼看道教》。台北市:校園,2000。
李豐楙。〈制度與擴散:臺灣道教學研究的兩個面向〉。《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張珣、葉春榮主編。台北市:南天,2006。
呂秉衡、董芳苑。《台灣民間天公信仰的研究─至上神概念的歷史考察》。道學碩士論文,台灣神學院,1988。
邱明忠。《從樹頭公談到十字架─基督教與台灣民間宗教的比較》。台南:人光,1994。
董芳苑。《台灣宗教大觀》。台北市:前衛,200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