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異端的判斷:「我信聖而公之教會」讀書報告
壹、 前言
我選擇的書是蔡麗貞所著「我信聖而公之教會」。1之所以選擇第三至第四章來進行摘要及心得報告,是希望藉此機會針對判斷異端的議題上,確定自己的神學立場,願主賜智慧並引導。
貳、 第三至第四章摘要
第三章為「第二個信仰規範──主教制度」,2說明教會領袖、主教的權威因異端的產生而更堅固,3而主教領導權因各種因素漸漸集中至羅馬。4天主教引用聖經裡面耶穌所說:「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權柄:原文是門),不能勝過他。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16:18-19 新標點和合本),說明耶穌將天國鑰匙傳給彼得,也就是第一任羅馬主教,5但作者統合加爾文的解釋,認為天國鑰匙的權柄是交給承認耶穌是基督、永生上帝之子的普世教會。6
第四章為「第三個信仰規範──傳統:解經與信經」,7提到愛任紐認為傳統包含教父的解經及大公會議從聖經歸納的信經。8但教父之間解經仍有不同,因此須大公會議討論。9大公會議信經的產生是為了面對異端,將聖經中的教義傳達清楚,10而信經中討論的基督論、救恩論及三一論則是基督教的核心,可判別異端,11而這三個論也都有奧秘難解之處,互相也緊密關聯。12
參、 評價
作者評論天主教支持主教制的解經,指出天主教未說明彼得如何將權柄傳給羅馬主教,13是很好的觀察。作者在本書第一章也指出主教制為人的系統,容易腐敗。14不過作者未指出另一點:其實「天國鑰匙」和教宗制度,有很大的差距。可能耶穌只是說明人透過教會傳福音才能進天國,而教會剛開始重要的基礎將是彼得。要從這裡引申至有教宗制度、教宗無誤等,似乎有些牽強。作者結論持守彼得認信的普世教會有這把「天國鑰匙」,15不過未詳細說明作者認為的「天國鑰匙」之涵義。
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聖經正典作為基督教最終權威:「我信聖而公之教會」讀書報告
壹、 前言
我選擇的書是蔡麗貞所著「我信聖而公之教會」1。之所以選擇前兩章來進行摘要及心得報告,是希望藉此機會針對信仰的最終權威,確定自己的神學立場,願主賜智慧並引導。
貳、 第一至第二章摘要
第一章為「初代教會信仰規範的制定」2,提到當初教會制定信仰規範的原因,是為了對抗異端,例如馬吉安及諾斯底主義。3初代教會教父愛任紐主張教會一切的真理必須與使徒的教導相符合,而使徒的教導則透過聖經正典、傳統及主教制這三個權威標準傳給後代的教會。4三個權威標準都可能有問題,但仍以聖經正典最可靠。5
第二章為「第一個信仰規範──聖經正典」6,說明大公會議並非決定正典,而是追認正典。7而正典雖然受信仰團體所編輯及影響,信仰團體也是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讀者默契才領受上帝的啟示及編輯正典。8正典鑑別標準則包括出自使徒或使徒第一代門生、以耶穌的身分或工作為中心、廣為各地教會所接受以及有屬靈的震撼力。9
參、 評價
作者說明信仰規範、信仰最終權威為使徒的教導,且指出聖經所說的「真道」、「善道」、「純正的道理」即使徒所傳講完整的福音。10我則認為與其說使徒的教導,不如說耶穌的言行與教導,因使徒的教導就是在訴說耶穌的言行與教導,而從耶穌我們也才能真正認識上帝,正如約1:18所說:「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榮星基督長老教會觀摩報告
學生姓名:王道仁 系級:道碩一 2008年12月14日
一、觀摩教會名稱:榮星基督長老教會 主任牧師或主要負責:黃顯光牧師
二、該會組織、崇拜及特色:
1. 教會簡史:榮星教會是1984年從第一基督長老教會分設出來,當時這裡是新的社區,沒有教會,因此決定設在這裡。第一批來的長執裡面,連長老是自願,雖然過來一年後可以回去原教會,卻留下來至今。教會剛開始是陳傳道兼職事奉,教會慢慢發展,從租房子到1987年買房子。1991年升格成堂會。
2. 教會組織:目前有一位牧師,九個長老分別在禱告動力站、宣教部門、社區工作、肢體關懷、總務、音樂事工站、門徒裝備站等區塊,每個長老帶執事、同工分工合作。
3. 主日聚會:包含三堂,週六19:00青年主日約100人、週日9:30北京話主日慶典約70人、週日11:00河洛話主日慶典約110人。主日禮拜特別強調是慶典慶祝主的復活,以敬拜讚美和演講式的講道為主要結構,特別強調上帝的同在。特色為包含三個P (power及pray),在三個時段用禱告來經歷上帝的大能:開始的敬拜讚美、講道完的呼召、慶典結束時,主領者會呼召大家來禱告經歷上帝的大能,並有同工為願意的人禱告。
4. 教會組成:老中青都有,70%為第一代信徒。
5. 教會環境:本來在死巷中,後來龍江路打通,就變成在巷道旁。
6. 教會特色:
(1) 教派: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2) 注重禱告:教會非常注重禱告,因為禱告是教會的動力。剛開始是每週五半宵禱告會,後來則發展成通宵禱告會,每月第四個禮拜則是長老的禱告會,為事工與長老個人禱告。禱告會是以敬拜和禱告為主,並有按手、醫治,並非如傳統禱告會以講道為主。後來發展成每天5:30、6:30、7:00都有早禱會,會先讀一章聖經以後才開始禱告。另外牧師娘有代禱團隊,為著教會各項事情來禱告,有急事也會緊急連鎖禱告。教會奉獻袋的背面,提供給會友們寫代禱事項,讓會友們一方面奉獻另一方面也接受代禱團隊的事奉,經歷禱告的大能。
(3) 注重聖靈:教會在禱告會當中就逐漸經歷聖靈的力量,後來有一次邀請一位講員在教會舉辦一週的特會,結果大家都經歷聖靈充滿。從此大家都不怕聖靈的事情,對聖靈很開放。到目前為止教會並沒有遇到邪靈的問題,雖然有時聖靈進來的時候有一些外顯的尖叫、抽慉的狀況,但那不是邪靈的表現,而是聖靈進入不聖潔的人的外顯表現。
(4) 訪韓聖會:教會每年補助訪韓聖會,很多人都在那裡領受禱告的火回來,教會則安排他們做見證。這些對禱告的推廣非常有幫助。
(5) 小組模式:教會當初是青年部分,有兩位同工去新加坡學鄺健雄牧師的教會,回來以後就開始進行,做得很好以後,長執、大人就跟上來做。最近則推動職場佈道,因此大家在自己的職場,例如故宮、馬偕也開始小組,現在約有二十個小組。不過教會也約有一半的人沒參加小組。
(6) 注重讀經:有榮星教會屬靈保單,分成A餐B餐C餐等等,每天讀完打勾,用獎品鼓勵。讀經的參考材料,明年預計使用真理堂出版的書。另外早禱會也會讀經。
(7) 開放學習:教會非常開放,願意去各處學習別人的優點,例如招待的禮數就是學習韓國。
(8) 成人主日學:教會當初是聽說南京東路禮拜堂做得很好,就去學習開始做。
(9) 非洲事工:自從連加恩執事去西非布吉納法索以後,就設置一個孤兒院在那裡,未來希望能繼續發展成國小、國中等,成為西非的幫助。
(10) 社區工作:在社區進行品格教育,備受肯定甚至得獎。
(11) 愛餐:教會週六晚上及週日中午提供愛餐,促進交誼。
(12) 未來展望:週六青年禮拜希望變成兩場禮拜,另外希望能再次建堂,繼續發展。
(13) 新基督徒流失的問題:教會每年受洗約三四十個,但並沒有大家都留下來。
三、心得
1. 學習的態度:榮星教會非常謙卑地向各地教會學習,這種精神令我敬佩。以往我對教會去各地取經,容易有排斥的感覺,覺得沒有必要,有點一窩蜂的感覺。但現在慢慢覺得學習別人的經驗和優點,正如我們從歷史學習,並無壞處。未必要完全拷貝過來使用,而是可以選擇適合自己教會的來使用。
2. 靈恩的問題:各教會接觸靈恩的經歷不大一樣,榮星教會沒有產生太多問題是非常好的現象。有的教會接觸靈恩的時候則產生了很多副作用,會導致追求聖靈轉向保守。其實教會不應因為這些狀況因噎廢食,但追求靈恩也須伴隨正確的教導。
3. 新基督徒流失的問題:教會每年都有這麼多人受洗,卻一直流失,最好能分析清楚流失去哪裡以及為什麼流失。是否是小組關懷或教育的系統有漏洞?因為沒有深入了解,沒辦法有很好的結論。但這方面若能研究並處理,對榮星教會應有很大幫助。
4. 以人數評估教會的迷思:參訪這麼多教會以後,發現自己容易陷入一個迷思,就是以人數去評估教會。其實人數的成長雖可做參考,但若完全看人數,則可能失之偏頗。事奉是否合上帝心意可能比人數是否成長更重要,而有些時候事奉的果效是長期才看得出來。未來事奉也可能遇到人數成長的瓶頸,若太在意人數,可能因此挫折冷淡,這是未來需要注意的。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淡水基督長老教會觀摩報告
其實只有去一天,只能有很膚淺的了解,如有錯誤敬請見諒。
教會觀摩報告
學生姓名:王道仁 系級:道碩一
一、觀摩教會名稱:淡水基督長老教會 主任牧師或主要負責:江永遠牧師
二、該會組織、崇拜及特色:
1. 教會簡史:
1872.3.9偕睿理牧師(即馬偕博士)淡水登陸
1872.4.14偕牧師搬入新居第一個主日(設教紀念)
1890偕牧師買下今天的地
1915改建禮拜堂
1919鍾天枝就任第一任牧師
1932.11.18改建禮拜堂開工(偕睿廉牧師設計督建)
1933獻堂典禮
1935鍾天枝牧師請辭
1937汪宗埕牧師封牧
1969汪宗埕牧師退休,郭東榮牧師就任
1977郭東榮牧師請辭
1979趙信恩牧師就任
1984趙信恩牧師請辭
1985鄭宏輝牧師就任
1988-1990鄭頌苑傳道加入團隊事奉,負責學生事工
1990張思聰傳道加入團隊事奉,負責團契與教育,1991封牧
1992王榮信牧師就任關懷牧師,正式團隊事奉
1996蔡慈倫傳道加入團隊事奉
1997三位牧師離職感謝暨歡送會
1998開設三芝教會
1999張思聰牧師就任
2003張思聰牧師請辭
2005.1開設淡海教會
2005.4江永遠牧師就任
2006蔡維倫傳道加入團隊事奉,負責教育及青年事奉
2008.2鎮公所打通教會前老舊房舍作藝術穿廊
2008.6偕醫館馬偕咖啡館開幕
2008.10購置馬偕街附近房舍作「淡水教會宣教中心」
教會近年來開始增長是從鄭牧師,當時教會推動小組,但團契仍然並行。當時也開始有團隊事奉,教會也開始增長。
2. 教會組織:目前有一位牧師一位傳道,傳道預計明年封牧,預計再增聘一位牧師。幹事三人,長老七人,執事男十一人,女一人。
3. 主日聚會:週日早上9:30台語禮拜約320人,11:00華語禮拜約110人,預計明年要增開週六的青年禮拜。禮拜程序是將報告放在講道前,以免講道完的感動被報告打散。
4. 教會組成:老中青都有,但國高中較少。
5. 教會環境:在觀光區外一點點的巷子內。
6. 教會特色:
(1) 教派:屬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2) 未來異象與展望:以團隊事奉,善用教會宣教中心作社區服務,建立會友關懷體系,加強個人傳道訓練,重視信徒家庭生活培養。最後者是因為教會活動很多,可能忽略家庭生活,因此推動每週一次家庭禮拜時間,以免教會活動時間影響家庭。
(3) 事工研討會:教會年底會先召開小會討論事工方向,再以事工研討會的方式凝聚共識,推動下一年度的事工。
(4) 傳統團契、禱告會與小組並行:團契有婦女、路得、少年、青年、社青、雅鴿(未婚青年)、迦拿(孩子還小)、頌恩(孩子已大)、路得(年輕婦女)、婦女、松年等團契,另外每週五有查經祈禱會。這些在開始小組以後並無取消,而是與小組並行,有些人都參加有些人只參加一邊。
(5) 牧師師母時間:牧師禮拜完非常忙,以致會友有時沒辦法好好跟牧師談話,為此牧師特別安排牧師師母時間,可以深入關懷並為會友禱告。
(6) 清晨禱告會:並非聚會,而是每天清晨開放禮拜堂由會友自由來禱告。
(7) 短宣:有國外的泰北阿卡族、卡倫族短宣以及國內的五峰鄉桃山教會夏季主日學、部落探訪。
(8) 偕醫館及咖啡館:當中的咖啡館週二到週日營運,展示許多歷史與文物,而每週五下午各團契會去偕醫館專題演講或有見證。
(9) 社區才藝班:每週二晚上。
(10) 馬偕安寧病房:定期支援安寧病房的事奉。
(11) 仁濟安老所:每主日帶安老所老人禮拜。
(12) 新重光托兒所:約34位幼童,含安親班7人。之前人很多,但因之前主任更迭頻繁而造成人的流失。
(13) 台神神學系淡水班:每週二晚上開辦神學系的課程。
(14) 淡水聯禱會:和其他教會聯合一起禱告。
三、心得
1. 重視宣教的教會:從這麼多外展機構及福音工作等等可以看得出來淡水長老教會是非常重視宣教的教會,這種宣教的風氣非常値得學習。不過尚未深入了解這種宣教風氣落實在會友的情形,若是每一位會友都能成為傳福音的尖兵,就真的能使福音不斷傳播。
2. 重視團隊事奉:教會人數成長到一定程度,就必須有團隊事奉才比較有辦法繼續成長。淡水教會是非常早嘗試團隊事奉的教會,走至今日仍然勇敢堅持團隊事奉,也讓教會有繼續成長的空間,傳道人與教會在這方面的努力値得肯定。
3. 異象及共識的凝聚與傳遞:一間教會如何凝聚共識及異象是非常値得探討的。主任牧師和其他傳道人如何凝聚共識,傳道人如何和長老凝聚共識,小會如何和執事凝聚共識,長執會如何和其他非長執的信徒領袖或意見領袖凝聚共識,整個教會如何一起凝聚共識並全心參與及推動,這些都是要努力去進行的。小會和事工研討會都是不錯的方式,但如何不會成為只是討論錢或徒具開會的形式,而缺乏異象分享及使命傳達,是値得思考的。
4. 增設禮拜以因應人數成長:淡水教會傳統的第一堂禮拜已經坐滿,會造成繼續成長的困難,因此未來考慮增加一堂週六的青年禮拜。人數的成長造成禮拜堂坐不下,除了建堂之外,增加禮拜來因應也是不錯的方式。
5. 團契與小組並行:這種轉型小組的方式非常特別,好處是不會影響原有教會的團契,不過也可能讓大家參加聚會過多,不知是否會造成會友疲於奔命。淡水教會似乎進行得不錯,實際上每位會友的時間分配情形値得深入評估探討。教會似乎也注意到這部分問題,因此未來希望推動家庭時間,以免聚會過多影響家庭。
6. 清晨禱告會:這種開放教會清晨禱告的形式,禱告完再去工作,非常不錯,但也表示有許多會友非常樂意參與。當初如何建立這種禱告風氣,値得探究。
7. 咖啡館營業:偕醫館的文物展示及咖啡館餐點都非常棒,値得每個去淡水的遊客參觀。文物展示的部分,除了介紹馬偕對教會的貢獻外,亦有談到對社會的貢獻。這部分如果能更加突顯,可能對非信徒會更有吸引力及見證。可惜遊客來咖啡館的人數不多,甚至尚未收支平衡,未來若更加強宣傳部份,應有所助益。
8. 安老所禮拜:台灣目前的長照機構非常缺乏心理及靈性活動,教會參與帶領安老所禮拜,是非常好的事奉,不但幫助長者認識上帝,也促進長者身心健康,値得推廣。
9. 和各教會合作:地方的各教會能一起合作禱告、推動事工,是非常美好的合一見證。而從禱告會開始,再進一步做事工,是非常好的方式。目前中會裡教會聯合舉辦的活動,也應考慮此種形式,先一起禱告凝聚共識再來推動,或許能讓各教會更樂意動員。
10. 牧師師母時間:在大教會牧師師母常常忙到沒時間在禮拜完深入關懷會友,此種方式讓會友有充足時間和牧師交談、禱告,是非常好的設計,値得推廣。
11. 牧師的病痛:牧師去年中風,會友的關懷與接納令牧師非常感動,相對的牧師也繼續抱病事奉會友,這種彼此相愛令人感動。願上帝繼續看顧江牧師的身體,也賜福給淡水教會與江牧師。另外傳道人也須注意保養自己的身體聖靈的殿,才能更長久為主所用。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馬偕安寧示範中心觀摩報告
其實只有去一天,只能有很膚淺的了解,如有錯誤敬請見諒。
學生姓名:王道仁 系級:道碩一 2008年 11月 1日
一、觀摩教會名稱:馬偕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 主任牧師或主要負責:陳明麗牧師
二、該會組織、崇拜及特色:
1. 機構簡史:1988年馬偕成立hospice小組籌畫安寧病房,1990年設立台灣第一間安寧病房18床,同年成立安寧照顧基金會,1992開始安寧居家服務,1996開始緩和醫療門診,同年安寧病房擴增為26床,2000年擴增為63床,2005年成立安寧共照團隊。
2. 機構組織:董事會管理馬偕醫院,安寧中心由醫師(賴允亮主任)、院牧陳明麗牧師、護理長、社工師組成團隊共同領導。
3. 主日聚會:每週於週日早上進行,以傳統方式進行。
4. 教會組成:以安寧病房病人、家屬為主。
5. 機構環境:在淡水馬偕,獨棟建築物。
6. 病床數:共有28床健保床,35床差額病床,共63床。
7. 機構特色:
(1) 教派:屬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2) 安寧病人信仰:多為民間宗教,基督教約只有2%。
(3) 用愛與福音關心病人:並不是硬塞給病人信仰,而是慢慢關懷,帶領他們面對人生最後一程,若他們願意也會介紹信仰給他們。
(4) 每週活動:每週四有卡拉OK活動、每週六有病人家屬聯誼茶會、每週日有禮拜供病人參加,這在各安寧病房是很少見的。
(5) 注重團隊:有醫師、護士、社工、牧靈人員、義工等一起努力,每週有一次團隊會議及團隊巡房,且平常有事情也會互相交班,一起照顧病人。
(6) 安寧居家:可以回家的病人,由安寧居家護士及醫師去訪視。
(7) 日間照顧:安寧病房附設日間照顧,協助安寧病人回家期間白天的照顧及活動。
(8) 共同照護:住在其他病房的病人也由安寧團隊過去訪視,協助用藥及其他問題。牧靈人員有需要也會去探視。
(9) 兩種義工:義工有分傳道義工及一般服務義工,區分任務且有不同訓練,提供良好的協助。安寧病房的義工訓練比其他病房更加嚴謹,要幫義工做好準備才能直接面對病人。
(10) 寬敞環境及硬體設備:看得出馬偕醫院有重視安寧病房,因此用了這麼多空間,建立許多硬體設備,有鋼琴、按摩椅、沙發、時光走廊等,也有多功能活動區、兒童遊戲室、美髮院、教堂、空中花園等等。整體佈置儘量讓安寧病房有家的感覺,例如交誼廳佈置得像客廳、氧氣機隱藏在畫的後面。這是在績效至上的醫院比較難見到的,因為安寧病房並不賺錢。
(11) 泡麵零食空間:因為有家屬一直沒辦法出去買餐點零食,後來有設計泡麵、零食的空間,自行付錢取用。
(12) 家屬休息室:有讓家屬休息的空間,提供書報、按摩椅等。
(13) 沐光室:有供病人、家屬、醫院員工安靜的空間,以反光在地上顯出十字架。
(14) 蓬萊室:病人安息後獨立的空間,可供舉辦宗教儀式等,有基督教、天主教、佛教的物品。
(15) 客房:有提供客房供家屬或上課學員居住。
(16) 起飛時間:每天早上有五分鐘工作人員在病房唱詩歌禱告的時間,也有一些病人及家屬會來參加,提供每天的活力。
(17) 教牧臨床關顧訓練:在中心有開設教牧臨床關顧的訓練,教導牧靈人員如何進行醫院探訪、如何為病人禱告、如何關心安寧病人等等。
(18) 養小麥草活動:由工作人員帶領病人養小麥草,每天小麥草都可生長
(19) 安寧照顧基金會:設在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舉辦教育訓練,贊助各醫院成立安寧病房。
(20) 安寧照顧協會:也是設在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推展安寧照顧相關工作,例如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健保卡註記等。
(21) 病人回饋:許多病人的回饋、奉獻,讓安寧病房增加不少設備。
三、心得
1. 肯定馬偕醫院:雖然馬偕醫院仍然有很多問題,但從馬偕醫院對安寧病房的投入來看,確實顯出長老教會的精神。
2. 起飛時間:醫護人員的時間都非常有限,能夠每天有這樣的起飛時間,對醫護人員是莫大的幫助,應該推廣。
3. 病房活動:有較多的病房活動及聯誼,例如養小麥草、茶會、卡拉OK等,可以更多幫助家屬、病人去面對生死問題,這是許多安寧病房缺乏的。
四、問題
這次簡報,剛開始是介紹安寧病房,另外有幾位安寧病人的故事,對於剛接觸安寧病房的人來說是很不錯的,不過可惜的是沒有時間深入去分析。以下有一些可以深入探討的問題:
1. 對於信仰不同的安寧病人的陪伴:這裡很尊重病人的信仰,若他們不接受基督教也不會勉強。但對他們其他的靈性照顧,例如病情告知、生命回顧、心願完成、家人和好、死亡恐懼等等,是否有具體的目標及努力?
2. 安寧病人與家屬的張力:有時是家屬不希望病人知道病情,有時是家屬希望病人改信基督教或佛教,這些狀況之下安寧病房處理的方向或策略為何?是以病人為主體來說服家屬嗎?若家屬希望病人改信基督教,病人卻不願意,這時候如何來處理?
3. 設備及空間使用率:這裡有非常多好的空間及設備,例如沐光室、家屬休息室等等,不知道使用率如何?使用率高或低的原因為何?
4. 團隊人員的每天工作:醫師及護理人員的工作在醫院一般都非常清楚,按病人來分工作。但不知道社工師、牧靈人員、義工的工作如何區分?社工師、牧靈人員、義工共有幾位?如何區分工作?是否對病人會主動探視?
5. 傳福音的效果如何:末期病人是非常需要福音的,因為馬上就面臨生死的問題。但在安寧病房的問題就是常常病人時間很短,有的甚至轉進來就已經昏迷了。不知道這裡傳福音的效果如何?是否有困難?是否需要更多同工投入?牧師在醫院的角色如何?
6. 佔床率問題:據了解安寧病房佔床率約七成,和台大緩和醫療病房都有約九成以上佔床率來比較,似乎是佔床率較低。但馬偕病房較多(台大約只有馬偕的1/3),另外竹圍離市中心較遠,可能會影響佔床率。另外差額病床較空,是否表示應設計較多健保床?
7. 安寧居家及共照:安寧居家及共照的效果不知如何?牧靈人員參與的程度如何?是主動探視還是被動探視?安寧居家是否有減少出院困難?
其實很多問題還需要深入探討,期待之後有機會參加CPE訓練,更深入去學習及了解。
2008年11月29日 星期六
雙連安養中心觀摩報告
學生姓名:王道仁 系級:道碩一 2008年 10月 26日
一、 觀摩教會名稱:雙連安養中心
二、 主任牧師或主要負責:蔡芳文執行長
三、 該會組織、崇拜及特色:
1. 組織簡史:雙連教會在90年代附近開始想要成立安養中心做老人宣教,當初預備成立安養中心時還屬負債一千萬,但蔡芳文執行長書寫企劃案,請求減免雙連幼稚園的稅金,並請政府補助,經過多次努力,終於通過,在1998年在三芝開始興建雙連安養中心,約於2000年開始營運。
2. 主日聚會:福佬話兩堂、華語一堂,共約280人,員工禮拜一堂,約50人。
3. 教會組成:以長者為主,有一部分家屬,另有員工、員工子女及社區青少年。
4. 機構環境:位在三芝,地方清幽,交通較為不便。安養床位212,養護床位154,失智床位66,另有客房。
5. 機構組織:行政方面以執行長為主,牧養方面有一位牧師及一位傳道。另有護理人員、社工人員、護佐、行政人員等,整個機構隸屬雙連基督長老教會。
6. 機構特色
(1) 以宣教為第一優先:傳揚福音傳揚愛為機購最重要理念,長者剛開始基督徒比例約為三成,但現在已成長為七成,員工基督徒比例也逐漸上升,約為三成。
(2) 以長者需求為優先:例如人力配置是以能照顧長者來配置,而非以符合政府規定來配置。餐點則設計多元菜餚,並能讓長者自己煮。
(3) 非營利導向:並非以賺錢為目的。
(4) 松年大學及日常活動:許多義工每天來幫長者上課。週間有四次禱告會,另有小組聚會、家庭禮拜等。
(5) 醫師門診:與馬偕等醫院醫師合作開設門診。
(6) 盲人按摩、筋穴疏通、美髮師:邀請來中心服務。
(7) 長者家屬也為宣教對象:例如禮拜也會邀請家屬參加,也可帶領家屬信主。
(8) 注重社區發展:任用員工以當地社區為主。
(9) 社區獨居老人關懷:進行送餐等,將觸角伸入社區。
(10) 社區青少年及兒童關懷:從員工子女開始,以週末營、夏令營、英語班、樂團等方式,關心社區青少年及兒童。會直接說明有進行生命教育,不會讓人有被騙的感覺。
(11) 入住順序:以長者的需要為第一考量,開完刀轉住院的為第一優先,另外等不及先來住客房的也會優先,還會參考長者本身的需求。
(12) 備受社會及政府肯定:佔床率都是100%甚至超過去住客房,尚有700多位在候床。政府及各單位常來參訪也屢屢得獎。
(13) 無長執同工群:長者生命期不長,難以擔任長執。因此幾乎所有牧養工作都由牧師、傳道、神學生肩負,十分辛苦。明年將增添一位牧師以繼續推展工作。
(14) 未來方向:將建一棟專為失智老人預備的,另外未來也會朝護理之家(可收有氣切管的掌者)發展。
三、心得
1. 成功的安養中心:由於醫師的身分,之前曾參觀或參與多家安養中心、養護機構或護理之家。這些長期照護機構大部分只能做好基本的身體照顧,至於心靈、社會或靈性方面往往付之闕如,許多長者都在機構中等死。但這次來看雙連安養中心,確實做得非常好,每天早晚都有課程供老人參加,老人彼此互動良好,也有牧者關心他們靈性,堪稱台灣的典範。
2. 上帝充足賞賜經費:安養中心一開始就是從零開始去從無到有,而非本有一大筆資金,這可鼓勵其他願意投入的教會。而現在營運來講,收費在各安養中心來講算中高,但所提供的服務卻遠遠超過。加上有些人付不出費用,如何能維持收支平衡是我非常好奇的。分析起來有幾點:
(1) 一部分服務是由義工提供,例如松年大學課程。
(2) 奉獻補足付不出費用的長者:會有企業捐款等協助。
(3) 長者主動的奉獻遠遠超出原來的費用:有長者捐地、捐房屋等等,讓安養中心不僅沒有虧損,反而有越來越多資產。
3. 成功進行整全的宣教:透過安養中心這種關懷,同時進行大使命與大誡命,真實的愛人也傳揚福音。
4. 長者信主的原因:很多都是基督徒長者邀請、陪伴與帶領。另外因為已經接近人生尾端,長者對信仰也較有興趣。
5. 跟當地教會的合作:如何跟三芝長老教會或其他教會合作,不是互相競爭或搶羊,是值得思考的議題。
四、給機構的回應與建議
其實這麼粗淺的了解沒辦法做很好的回應與建議,但或許可以考慮幾點:
1. 增加長者事奉的機會:可幫助長者肯定自己活著的意義,也能協助教會工作。
2. 可考慮寵物治療及園藝治療:國內外皆有進行寵物治療、園藝治療,對於部分長者來講,或許會有幫助。
3. 可更推廣經驗:可以給各地大型教會參考,一起來參與。因為台灣社會老化越來越嚴重,日後需求非常大,目前長照體系又充滿問題,台灣教會應更多參與,改變整個長照體系。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婚禮照片全收錄
這個網站現在已經有全部的了
最新的已經打散放在全部裡面...
但看檔名還是看得出來
如果是IMG開頭的就是新的囉
還有裡面有個相簿是婚紗美編
就是我們婚紗照加字的版本囉
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永光基督長老教會觀摩報告
永光基督長老教會觀摩報告
學生姓名:王道仁 系級:道碩一 2008年 10月 19日
一、觀摩教會名稱:永光基督長老教會 主任牧師或主要負責:周信榮牧師
二、該會組織、崇拜及特色:
1. 教會簡史:1972年從永和教會分設,2006年轉型為小組教會。
2. 教會組織:一位牧者及太太獨立牧會。
3. 主日聚會:約200人,分兩堂於週日早上進行,有敬拜讚美與傳統獻詩並行,並有傳統講道,加上呼召。
4. 教會組成:老中青皆有,包含許多社青。
5. 教會環境:在大樓的三、四樓,地屬人口稠密的街角。
6. 教會特色:
(1) 教派:屬於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2) 小組教會:走長老教會體制內改革。當初轉型有長久的預備,用一到兩年溝通、訓練,透過建堂建好新的出發,也開始小組的發展。一開始牧師帶著15位同工受訓,然後分成五個小組,再來開始有細胞小組預備同工訓練營,共有50多位參加。慢慢開始,今年才正式全部轉型為小組。
(3) 異象:2015年兩千人、兩百個小組、兩個機構,因中永和共有六十萬人,八十間教會。因此每個教會應該分8000人,但先從2000人開始。
(4) 歡迎新朋友:新朋友進來有迎賓團隊歡迎,另外週一的時候會由幹事代牧師發簡訊歡迎。再來會分到小組關懷,若沒辦法參加細胞小組,就會分到關懷小組。關懷小組僅有訊息寄送,沒有牧養功能。
(5) 教育系統:有基要真理班,本來由牧師教,後來由長老教,最後一課由牧師教。另有小組同工的訓練營會,但整個教育系統尚未完整。
(6) 社區舞團:幾位青少年本來就參加熱舞社,教會希望導入正軌,就開始舉辦熱舞班。上課無限制,但要上台則有信仰要求,為主跳舞。
(7) 社區開放空間:本來有設計開放空間,且有人輪班,免費提供休憩場所。後來因為結果與預期有差距,因此暫停。
三、心得
1. 長老教會亦可成功轉型小組:體制內改革雖然受限於體制,但亦能成功。看到牧師先用很長的時間(5-6年)和會友建立緊密的關係,在長執間達成共識,然後用很長的時間(1-2年)預備及訓練同工,然後漸進地轉型為小組。
2. 小組的功能:若教會要朝大型發展,就必須發展小組,否則大到一個程度就會有瓶頸。新朋友的關懷沒辦法落實,因此人要留下來比較困難。
3. 發展成大教會的異象:大教會優點包括可做的工作多、在人口稠密地區不用買太多間教堂、整個教會的視野與關懷層面較為完整。缺點則是沒辦法認識所有人,而小教會的優缺正好相反。在人口稠密的地方,確實要考慮朝大教會發展。
4. 建堂:建堂會帶來挑戰、壓力與困難,但建堂後也看到永光教會重新出發。
四、給教會的回應與建議
其實這麼粗淺的了解沒辦法做很好的回應與建議,但或許可以考慮增加全職傳道人。目前全職傳道人只有牧師、師母,如果教會未來異象為兩千人的教會,所需要的全職傳道人就需要增加。可以考慮聘請牧師、申請傳道、增聘神學院畢業的幹事等。
五、問題
參觀教會以後,還有很多地方還未深入了解,未來還可以深入探討的問題如下:
1. 永光教會的禱告會如何?
2. 永光教會對於聖經教育的機制為何?
3. 主日崇拜是為慕道友設計還是為基督徒設計?
4. 關懷小組是由誰負責去寄送教會訊息?每組多少人?
5. 細胞小組在什麼情況會把人轉到關懷小組?什麼情況可以轉回來?
6. 當初反對推動小組的同工,現在是否還留在教會?
7. 永光教會對於社區關懷,除了社區舞團以外,以後的計畫為何?
8. 牧師是從何處學得敬拜讚美與細胞小組?當初為什麼會去接觸?如何選擇要用哪種小組或敬拜讚美?
9. 永光教會成長的歷程如何?什麼是成長的關鍵?
10. 永光教會當初決定建堂的原因為何?建堂期間在哪裡聚會?有人因建堂離開教會嗎?
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2008年11月8日 星期六
意見管理
1. 歡迎和blog作者不同的意見,這是學習者成長的契機
2. 重複刊登的意見將刪除或不予刊出。
3. 和文章完全無關的意見將刪除或不予刊出。
4. 長篇引用卻不說明引用原因的意見將刪除或不予刊出。要長篇引用別人文章請用超連結。
5. 冒名的意見將刪除或不予刊出。
6. 人身攻擊的意見將刪除或不予刊出。
7. 純粹發洩情緒無助討論的意見將刪除或不予刊出。
2008年11月6日 星期四
各種聖經版本介紹
王道仁
如果有人想買聖經,可以參考看看。以下是我推薦的聖經版本:
1.和合本修訂版
現在中文聖經第一選擇,最近才出來,翻譯兼具典雅及易懂。
2.新標點和合本
過去的中文聖經第一選擇,翻譯典雅,只是偶有容易誤解或看不懂的地方,為華人基督教界最通用的聖經版本。
3.現代中文譯本
為較白話的聖經翻譯版本,淺顯易懂,但篇幅較長,各卷均有簡單介紹。適合初信者或常看不懂和合本的人。
4.聖經尋道本(更新傳道會)
針對聖經常見的疑問提供說明,採福音派立場,很適合對聖經有很多疑問的人。
5.現代中文譯本研讀本(聖經公會2019年出版)
聖經經文外有簡單註釋,也有許多圖表、地圖及導論等,配合現代中文譯本,適合初信者以及想認真研讀聖經的人。
6.聖經新國際版研讀本(更新傳道會1996年出版)
聖經經文外有許多詳細注釋,採福音派立場,也有許多圖表、地圖及導論等,適合想認真研讀聖經的人。
7.NRSV
聖經公會英文語系最新修定版本的聖經,為英語世界所接受,英文聖經最佳選擇之一。
8.新標點和合本/NRSV
中英對照最佳版本,適合要用聖經學英文,或希望看不懂和合本想對照英文的。
9.NIV
新國際本聖經,福音派的英文聖經,英文淺顯,福音派傳統的基督徒可考慮。
10.NASV
英文照原文直譯版本,可供研經使用。
11.現代台語譯本(聖經公會2021年出版)
較白話的台語翻譯版本,適合習慣福佬話的基督徒,有漢字和羅馬字對照。
12.白話字聖經
全白話字(羅馬字)的福佬話聖經,適合講福佬話並且熟悉白話字的人。
13.台語漢字聖經
漢字的福佬話聖經,適合講福佬話的人,但用語較典雅,有些可能會看不懂。
14.網路聖經資源
www.bible.com youversion聖經網站,有很好用的手機app,包含和合本修訂版、新標點和合本、新譯本等,我很推薦這個網站和軟體。
bible.fhl.net 信望愛網站,包含和合本修訂版、新標點和合本、現代中文譯本、ASV、白話字聖經、台語漢字聖經、客語聖經、越南聖經、原文聖經、原文字彙分析等資源,也有app,可以查原文很方便。
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古代宣教士介紹:Abraham of Kaskar
宣教士介紹:Abraham of Kaskar (Kaskhar, Kashkar, Cascar) by 王道仁
一、 別名:Abraham the Great
二、 出生死亡年代:西元491~586
三、 工作背景:當時東方教會在波斯仍有間斷性的逼迫,也受教義爭論(基督論)的困擾。另外東方教會雖注重禁慾,卻對神職人員可否結婚,態度曖昧。西方神職人員要有獨身誓約才能就任,但東方不用。講義中會提到的主教Barsauma就曾和一位有獨身誓約的修女結婚,當時東方教會最大的主教Babai也有結婚,東方基督教大會也在484年正式宣告神職人員可結婚。波斯祆教認為家庭是神聖的,因此有人認為東方教會這種決定是為了討好波斯執政者。當時這些事件,使東方教會基督徒靈性不振。
四、 生命歷程:Abraham約在491年左右出生在Kaskar,約在502年受洗,在當時神學中心School of Nisibis學習。他有一陣子去Hirta(波斯跟阿拉伯交界)宣教,後來他到了埃及的Scete,在那裡接觸到敬虔的修道院傳統,深深受其吸引。後來他受到上帝的感動,回到Nisibis附近的Izla山成立一間修道院(the Great Monastery)推動修道主義。有記載描述他曾行神蹟,使Nisibis居民的女兒復活,以及用聖水驅逐一群蝗蟲。另外曾撰寫書信、釋義、註釋等。
五、 主要思想:強調修道主義,包含獨身、聖經權威、教父傳統、規律禱告、閱讀、工作、安靜、獨居、禁食、施捨、愛中合一等。
六、 主要影響:他推動的修道主義帶動整個東方教會的屬靈復興,也使修道院如雨後春筍在各處建立,東方修士的髮型(頭髮中間剃掉一個圓,使頭髮成為一個中空的圈)及服裝也是從他開始流傳。東方教會的宣教和修道院關係密切,許多修士都成為優秀的宣教士,因此他所帶來修道院的復興,很可能影響了東方教會朝西(往埃及)及朝東(往印度、中國)的宣教。
七、 評論:我不認為獨身修道才屬靈,或獨身修道才能靈性復興、宣教或擔任神職人員。耶穌指出獨身「…不是人都能領受的,惟獨賜給誰,誰才能領受。」(太19:11)保羅也說「我願意眾人像我一樣;只是各人領受上帝的恩賜,一個是這樣,一個是那樣。」(林前7:7)聖經對做長老或監督,也只要求忠誠而非獨身(提前3:2、多1:6),另外彼得也有結婚。當初因為這點我不大喜歡Abraham,不過後來逐漸發現他對東方教會的影響,及所帶來的復興與宣教,讓我敬畏上帝奇妙的工作。雖然他觀點和我不同,但上帝在歷代不同的神學思想下都帶出復興,復興也帶出宣教。祂可以使用結婚的人,也可以使用獨身的人,完成祂美好的工作。
八、 參考資料
1. Binns, Joh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hristian Orthodox Churches.
2.
3. Irvin, Dale T. and Scott W. Sundquist. History of the World Christian Movement Vol. 1.
4. Leroy, Jules. Monks and Monasteries of the
5. Moffett, Samuel Hugh. 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6. Wigram, Willia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7. Wikipedia. “Abraham the Great of Kaskhar.” Cited 15 Oct 2008. Online: http://en.wikipedia.org/wiki/Abraham_the_Great_of_Kaskhar.
8. Wright, William A. “Abraham, Of Cascar,” in A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Biography. Edited by William Smith and Henry Wace.
2008年10月10日 星期五
2008年10月1日 星期三
驕傲與面對失敗
馬可福音
14:27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都要跌倒了,因為經上記著說:我要擊打牧人,羊就分散了。
14:28 但我復活以後,要在你們以先往加利利去。」
14:29 彼得說:「眾人雖然跌倒,我總不能。」
14:30 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就在今天夜裏,雞叫兩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
14:31 彼得卻極力地說:「我就是必須和你同死,也總不能不認你。」眾門徒都是這樣說。
14:66 彼得在下邊院子裏;來了大祭司的一個使女,
14:67 見彼得烤火,就看著他,說:「你素來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穌一夥的。」
14:68 彼得卻不承認,說:「我不知道,也不明白你說的是甚麼。」於是出來,到了前院,雞就叫了。
14:69 那使女看見他,又對旁邊站著的人說:「這也是他們一黨的。」
14:70 彼得又不承認。過了不多的時候,旁邊站著的人又對彼得說:「你真是他們一黨的!因為你是加利利人。」
14:71 彼得就發咒起誓地說:「我不認得你們說的這個人。」
14:72 立時雞叫了第二遍。彼得想起耶穌對他所說的話:「雞叫兩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思想起來,就哭了。
我們思考幾個問題:你對彼得有何看法?你自己如何面對失敗?
在默想中,我的反省是這樣:有些人的缺點是太過自信自滿,有些人的缺點則是自信不足太過退縮。我覺得彼得在這裡是比較像前者,也是跟我比較像。驕傲一直是我長期想克服但卻很難克服的缺點,雖然我知道上帝輕看狂傲的人,恩待謙卑的人,但驕傲並不是說改就能改的。只能求上帝讓我更認識自己,更看清楚自己的軟弱和實際的情形,才能讓我發自內心來謙卑。
在默想中,我也發現自己面對失敗的態度是有問題的。面對失敗,我最常做的就是找藉口:因為我自覺能力不錯,也很努力,因此都會把失敗歸因於別人,或是不可抗力。不管是工作、學習上面,或是在人際相處上面都會這樣。
感謝上帝讓我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也懇求上帝調整我,讓我慢慢成長,能更謙卑並能承認失敗,也在失敗中成長。
2008年9月13日 星期六
忙碌的神學生生活
2008年9月9日 星期二
開刀還是不開刀,為什麼不同醫師會有不同看法?
外科系的醫師例如骨科、外科等等,常常會建議病人開刀;而內科系的醫師例如家醫科、內科、復健科等等,則對開刀比較保守,常有人會懷疑是不是外科系醫師為了賺錢所以都叫病人開刀。當然不肖的醫師確實有可能這樣做,不過一位好的外科系醫師也有可能發生這個狀況。這是因為每個醫師都受自己的經驗影響:外科系醫師的病人通常都是各種治療都無效,才來找外科系醫師開刀,而外科系醫師開刀以後又可以立即解決病人的問題;另外外科系醫師訓練過程就是學習以開刀來解決病人的問題,這樣都可能讓外科系醫師比較會建議病人開刀。並不是故意的,但容易有這個傾向。
內科系醫師對開刀比較保守的原因則是因為雖然開刀風險大多很小,但還是有風險。因此能不開刀就不開刀,萬一發生併發症就麻煩了。併發症並不一定是跟醫師的技術有關,技術再好的醫師還是可能發生併發症。也因此內科系醫師都會建議病人先試試看非開刀的治療方式,例如復健等等。
同樣是外科系醫師,對於是否應開刀還是可能有不同看法。這一部分是因為每個手術都是有好有壞,好處就是可以解決問題,壞處則是手術風險、併發症、復發率、成功率等等。好處明顯多於壞處的時候就會建議開刀,但如果好處壞處的差異並沒有太大,每個人就可能有不同看法。例如手術成功率90%,併發症發生機率10%,但一年後復發率50%,應該開還是不應該開呢?大家意見可能都不一樣。
綜合以上,我對病人的建議大致如下:先詢問內科系醫師的意見,如果內科系醫師都贊成開刀,那可能就是應該要開刀了。如果是不急迫的問題,當然也可以試試看其他各種非開刀的治療。再來則是詢問外科系醫師的意見,如果很有疑慮也可以請教兩位外科系醫師的意見,如果大家意見一致都是建議開刀,那可能就是真的應該要開了。
我是內科系醫師,所以意見也有可能有偏頗...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