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

我對宗教信仰的反省

生命的尊嚴與
死亡的尊嚴讀後感
作者:王道仁

之前寫的東西...雖然有些想法會慢慢改變...但仍值得參考...

大綱:
一、 前言
二、 什麼是信仰?
三、 科學與信仰
四、 人需不需要宗教信仰?
五、 我的宗教信仰
六、 我對自己信仰的反省
七、 基督教信仰和其他宗教信仰
八、 基督教與生死學
九、 結語
十、 參考書目
一、前言
我是一位基督徒,而且我對這份信仰是認真的。平常我的信仰就有受到一些挑戰,我也會思考並面對這些。這次讀傅偉勳先生的書《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讓我思考一些新的問題,也增長了一些知識。這篇報告就是將我平常對自己信仰的一些反省和讀完這本書的心得綜合起來寫成的,在這裡特別感謝父母及哥哥的意見。
二、什麼是信仰?
什麼是信仰?大部分的人把信仰二字侷限在宗教方面,像我上傅佩榮教授的宗教哲學課,他就認為人和超越力量或超越界建立關係叫做信仰,表現在外的形式便是宗教。也有人認為信仰是主觀的,如傅偉勳先生在書中所提:宗教真理就主體性信念信仰言,雖然可以堅持「絕對永恆性」,但就客觀事實言,祇能說是一種可能性[1]。既然是可能性,就是每個人可以主觀的選擇不同的信仰而彼此相容。
我對信仰有另一套廣義的解釋:信仰是人所相信的絕對真理。所謂絕對真理,就是客觀的事實現況。我認為大部分的人對絕對真理都有自己的一套信念:有人相信宇宙中沒有絕對真理(其實他所信的這句話本身就被他認為是一個絕對真理)、有人相信世界是由大爆炸起源(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說法似乎未說明大爆炸本身是如何被引發的)、有人相信有神的存在、有人相信人是由動物演化而來(其實這不一定違反基督教教義)、有人相信科學能解決一切人類的問題、有人相信世界是由原子組成、有人相信有靈魂的存在……這些我都把它稱做為信仰。
按我這個廣義的定義,信仰似乎改作「對真理的信念」比較合一般大眾的想法,我似乎把信仰用得太廣了。但我如此定義,是要凸顯信仰和一般的信念其實並沒有差很多。有些人認為宗教、信仰是過時的信念,在現代科學昌明的時代早該破除了。但我們的許多知識其實是建立在有限的證據(evidence)及歸納法上,例如經驗定律、進化論等,而這些皆無法被證明。我們依此所建構出來的信念系統,最多只是靠證據多寡等等來判定是否要信。那麼信仰和其他信念有何不同?信仰一樣是面對一套信念,經過判斷證據,來決定是否要信,如燒香拜佛看靈不靈。所在的差別只有一處:證據可信度的高低。信仰,未必比平常的信念證據要少,反而是有許多信念我們未經思考就隨便接受,例如相信教科書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