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4日 星期日

羅馬書8:1-17解經


王道仁

一、 經文範圍:羅八1-17

二、 原文的問題
1. 羅8:2 no,moj的意義為何?老師認為是「掌管」。
2. 羅8:2 o` ga.r no,moj tou/ pneu,matoj th/j zwh/j,老師提醒聖靈的掌管是主動的所有格,生命的聖靈是被動的所有格,意即賜生命的聖靈。
3. 羅8:2 hvleuqe,rwse,n老師提醒簡單過去也可以是表達一種真理,但在此聖靈的釋放是因著耶穌,因此是在講過去發生的事情。
4. 羅8:3 to. ga.r avdu,nato為何使用直接受格或主格?老師說明這個句子沒有完成,因此不確定是直接受格或主格。
5. 羅8:3 dia. th/j sarko,j用所有格的涵義:老師認為表達「藉著」,因此並非律法軟弱,而是肉體軟弱。
6. 羅8:3 pe,myaj對應的主要動詞是什麼?kate,krinen
7. 羅8:3 kai. kate,krinen的kai.連結哪兩個動詞?並非連結動詞,而是連結兩個介詞片語evn o`moiw,mati sarko.j a`marti,aj kai. peri. a`marti,aj。
8. 羅8:3 kate,krinen th.n a`marti,an是什麼意思?按斯托得的見解,是審判了罪。上帝既然在他兒子審判了罪,就代替基督徒,基督徒的罪就不會被審判了。1
9. 羅8:3 hvsqe,nei為何用不完成式?因為表達
10. 羅8:3 o`moiw,mati sarko.j老師提醒可以是擁有的所有格,或比較的所有格。比較的所有格將兩個相似的並列,在此是將耶穌的形式和罪的肉體並列比較。
11. 羅8:9的eiv並不是條件,而是表示一種若A則B的情形,因為8:9同時說明你們不在肉體,而是在靈。
12. 羅8:12 :Ara ou=n是什麼意思?根據BDAG,:Ara是表達推論,ou=n是表達連續。2 老師說明保羅常用這個片語,做一個大段的總結。
13. 羅8:12 tou/ kata. sa,rka是所有格的什麼用法?連接不定詞,表達目的。
14. 羅8:13 zh,sesqe為何用關身?老師說明za,w的未來多半是用關身表示。
15. 羅8:15 evn w-| kra,zomen,那個關係代名詞是指靈還是?pneu/ma ui`oqesi,aj
16. 羅8:15 kra,zomen老師提醒表達迫切的呼求。
17. 羅8:16 te,kna孩子強調感情層面,對照ui`o,j強調正式的身分。
18. 羅8:17 sugklhrono,moi de. Cristou/所有格的用法是哪一種?根據Wallace這是genitive of association。3
19. 羅8:17 ei;per sumpa,scomen i[na kai. sundoxasqw/men的意思是「我們若真的為了一同被榮耀而一同受苦」來回應前一句,還是「我們若真的一同受苦,就也一同被榮耀」?Cranfield認為ei;per應解作「既然、因為」,i[na應解作「客觀的關聯」而非主觀的動機。4

三、 句型圖:見圖檔



四、 原文直譯
羅8:1-17:因此現在對耶穌基督裡的人不再有定罪,因為生命的靈的律法在耶穌基督裡從罪和死的律法釋放了你。因為藉著肉體而軟弱的律法的無力,上帝差遣自己的兒子為罪的肉體的相似形狀,並且為了罪在肉體定罪了罪,使律法的義被充滿在不照肉體但照靈生活的你們。因為是照肉體的人關注思想肉體的事情,而照靈的人關注思想靈的事情。因為對肉體的關注思想是死,對靈的關注思想是生命和平安。因為對肉體的關注思想是敵對上帝,因為不服從上帝的律法,也不能。而在肉體的人不能給使上帝喜悅。但你們不是在肉體,而是在靈,若上帝的靈真的住在你們裡面。若有人沒有基督的靈,這人不是他的。若基督在你們裡面,身體因罪是死,但靈因義是生命。若使耶穌從死人中復活的靈住在你們裡面,使基督從死人中復活的也將藉著住在你們裡面他的靈,使你們會死的身體活過來。因此,兄弟們,我們不是對肉體欠債者照肉體活著,因為你們若照肉體活,就必要死,但你們若靠靈消滅身體的習慣,你們將活。凡被上帝的靈引導的人,這些人是上帝的兒子。因為你們不是接受了奴隸的靈,仍然害怕,而是接受了養子的靈,我們在其中呼叫阿爸、父。靈自己與我們的靈見證我們是上帝的孩子。若是孩子,也是後裔。一方面是上帝的後裔,另一方面是基督的共同後裔;我們若真一同受苦,好讓我們也一同被榮耀。

五、 解經
1. 分段與上下文文脈:羅馬書1-3歸結所有人沒辦法行義後,3-5開始討論因信稱義。6談論因信稱義後的生活,7進一步分析因信稱義後和律法的關係,談到人的掙扎。8興奮地談到掙扎的出路,就是聖靈的幫助,最後以上帝不能隔絕的愛作1-8的小結。9開始處理上帝原來的選民猶太民族的問題。分段的部分,本來我考慮從7:25開始這一段,但後來我贊同Cranfield的看法,8:1上承7:6比較順,5 因此還是從8:1分段較好。
2. 經文鑑別:羅8:1的爭議,外證支持很清楚。另外也不太有刪除的理由,因此還是以最短的最合理。羅8:2的爭議,外證支持「你」,上文支持「我」,下文支持「我們」。這三者當中,上文因為和這邊連貫不強,因此較不可能。而「我們」也可能是抄寫者修改以和下文相同,因此「你」最有可能。羅8:11的爭議,外證似乎很平均,內證看來所有格「藉著」可能比直接受格「因為」要好。
3. 文體討論:此信為保羅對羅馬的公開信,位在書信本文。
4. 本段文脈:8:1意思上承7:6,但也是接續7:7-25的探討,就是說明因信稱義後生活的實況:耶穌裡不在定罪,因為靈的律法釋放了我們。接著闡述釋放的詳細辦法,就是透過耶穌以肉體的形狀處理掉肉體的無能,然後給予我們義。接著討論靈和肉體的對比:肉體是死、敵對上帝、無力順服、不能討上帝喜悅,但靈是生命平安。雖然身體死,但心靈能活,且聖靈能讓我們必死的身體活過來。接著是保羅的小結及勸告:勿靠肉體活,而要靠聖靈活。接下去說明我們所受的是兒子而非奴隸的靈,並和基督同為後嗣。
5. 神學意義:在說明了基督徒的掙扎之後,這一章開始說明解決的方法。就是靠著耶穌基督,靠著聖靈,我們能勝過肉體的軟弱,並且我們是上帝的孩子。

六、 指定問題討論
1. 羅8:2 Cranfield提出哪三個需要關注的解經問題?第一個是o` no,moj的意思,是指聖靈自己、信心、福音、聖靈的權柄、基督聯合來的屬靈生命或基督裡的宗教?我認為是聖靈的力量,因為這個律可以勝過罪和死的律,,而這整段都在探討基督徒脫離困境的方法,就是聖靈。Cranfield的看法和我一樣。6 第二個問題是o` no,moj tou/ pneu,matoj th/j zwh/j中生命和靈的關係是平行,還是生命形容靈?我贊同Cranfield的見解:生命是形容靈,7 因為下面罪和死有用連接,kai.但這裡沒有。第三個問題是evn Cristw/| VIhsou是形容th/j zwh/j還是hvleuqe,rwse,n?或tou/ pneu,matoj th/j zwh/j或o` no,moj?我認為這些意思都相通,沒有必要詳細區分。Cranfield有整理其他一些看法,最後認為是形容hvleuqe,rwse,n。8
2. 羅8:3 evn o`moiw,mati sarko.j a`marti,aj為何不是簡單的sarki. a`marti,aj(參考腓2:7)?此字也在腓2:7「取了奴僕的形像」出現,Cranfield提出五種解釋的方法,包括基督沒有真正人性、基督取的人性是墮落前的人性、避免認為基督有犯罪、沒有特別意思、基督原來的自己仍然存在。第一種解釋類似幻影說,但Cranfield認為不合保羅思想,且和本節下半evn th/| sarki,不合。第二種解釋為傳統解釋,但未墮落人性其實不須救贖,因此神學上有爭議。第三種Cranfield認為要強調基督的無罪應該在下一句強調較自然,因此這裡可能不是。第四種解釋則無法解釋為何不用sarki. a`marti,aj。第五種解釋則是Cranfield認同的看法,老師則補充這表示耶穌成為人的時候,並沒有失去上帝的身分。9 我認為Cranfield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種解釋都有可能。另外BDAG認為保羅可能是講基督類似有罪的人,但也不是完全一樣。10
3. 羅8:4 dikai,wma的意思是?此字在羅馬書翻作「誡命」(1:32、2:26)、「稱義」(5:16)、「義行」(5:18),TDNT說明此字多半有誡命的涵義。11 按照Cranfield的見解,這裡並非稱義,而是指律法的要求。12 斯托得也持此種見解,13 我贊同這個看法,就是新約完全了律法,讓人靠著聖靈來行。
4. 保羅如何使用peripate,w?根據BDAG,這個字有「走來走去」和「行事為人」兩種意思,後者在新約中,除了約翰二書三書外,多為保羅的用法。14 TDNT說明本字原來是「走來走去」的涵義,在七十士譯本當中,常用來指涉生活。保羅的用法根源於此。15
5. 羅8:13的sw/ma是什麼意思?是否為其本來的意思?意思為身體,一般不一定有負面涵意,例如可指基督的身體。16 但在此顯然是和同一節的sa,rka相對應,而sa,rka在本段經文內則很明顯是和pneu,ma對立,代表有罪的肉體。Cranfield和我見解類似,17 但斯托得則認為這裡按原文仍應解為不具價值判斷的「身體的作為」,而用上下文來判斷出這裡是不好的行為。18
6. 羅8:15的ui`oqesi,aj來源與意思是什麼?TDNT指出此字為法律上養子的用語。19 照Cranfield的說明,收養制度在希臘羅馬都很常見,早期有許多用語形容養子,ui`oqesi,aj則是從主前二世紀才使用。不過舊約也有多處提到撫養或收為後嗣,雖非正式的收養制度,但也有此概念。20
7. 羅8:15的Abba的用法是什麼?Cranfield說明此字是亞蘭文,本來是小孩子用的驚嘆形式,後來用得更廣,但鮮少用在稱呼上帝。但耶穌用它來表達他和上帝的關係,並且授權給信徒使用。21 TDNT說明此字有時也用來稱呼拉比,並認為保羅的使用有可能是參考當時教會使用的禱文。22
8. 羅8:17 klhrono,moi的意思是什麼?此字的來源是什麼?按照BDAG,此字有兩個意思,包含後裔及繼承者。23 TDNT說明此字源自klh,roj,意思是「籤、部分、繼承的產業」。24 而klhrono,moj則包含會承受繼承產業的繼承者,產業則可能包括拯救、榮耀、贖回、恩典、祝福、永生等。25

七、 其他問題討論
1. 羅8:1的因此,是根據什麼?這裡和7:25的連接怪怪的。Cranfield認為因為7:7-25是岔出去澄清,因此這裡應該連接7:6:「但我們既然在捆我們的律法上死了,現今就脫離了律法,叫我們服事主,要按著心靈(心靈:或譯聖靈)的新樣,不按著儀文的舊樣。」26
2. 羅8:9基督的靈和羅8:8上帝的靈指同一個靈嗎?從上下文來看應該是,否則文意上沒辦法連貫。
3. 羅8:10的靈是聖靈還是心靈?按照對比,因身體是指人的身體,因此這裡靈應該是指人的心靈。斯托得27 和博愛思28 贊成這個解釋,但Cranfield不贊成這個解釋,他認為這段是說因罪身體必死,但因義聖靈對我們是生命。29 老師認為因為直接的上下文都是指聖靈,因此聖靈較有可能。
4. 羅8:11叫我們必死的身體活過來,是指真實地復活或是屬靈上的復活?博愛思認為是真實地復活,因為是靠著叫耶穌從死裡復活的上帝。30 我認為不一定,應該是一定有包括前者的涵意,但或許兩者都包括。
5. 羅8:15講奴隸的靈和兒子的靈,是指聖靈還是人的心靈?博愛思認為按照加拉太書的平行經文「你們既為兒子,上帝就差他兒子的靈進入你們的心,呼叫:「阿爸!父!」」(加4:6 新標點和合本)來看,兒子的靈一定是指聖靈。至於奴隸的靈則是指律法的綑綁。31 從7:1-6的文脈來講,我贊成這個解釋。而這裡突然提到奴隸的靈是懼怕,附近並沒有提到為什麼突然提這個,老師認為可能是因為奴隸有達不到律法要求的恐懼。
6. 信徒面對罪,到底是掙扎還是釋放?從實際體驗來看,有時是類似第七章的掙扎,有時是類似第八章的釋放。但信徒的軟弱還有聖靈幫助,並且有主不能隔絕的愛,成為能夠度過掙扎邁向釋放的力量。
7. 老師提到羅馬書第八章是聖經中提到聖靈最多的一章,聖靈最重要的工作是改變我們的生活,不一定是靈語等外顯恩賜。
8. 老師提到羅8:1的「現在」是指福音真理的現在。羅7是討論尚未完全的情形,而羅8是討論已經完全的情形,因此既有already也有not yet,都是在討論基督徒的生活。

八、 講道應用
1. 基督徒雖然有和罪惡的掙扎,但靠著聖靈,我們能有出路。這是何等重要的信息!
2. 基督徒的生活不應該是關注肉體的事情,而是要關注屬靈的事情。而關注屬靈的事情會讓我們得到生命和平安!
3. 基督徒領受的心是孩子的心,而非奴隸的心,因此不用懼怕。並不是在懼怕底下去和罪惡戰鬥,而是有上帝作我們的父。
4. 基督徒與基督一同繼承上帝的產業,就是受苦與榮耀。成為上帝的後裔、繼承人,這是何等榮耀的事情!而先有受苦才有榮耀,但在受苦中別放棄榮耀的盼望。
5. 老師提出可在葬禮講:基督徒是孩子回到他們的家。
6. 老師提出三一上帝的工作:天父的安排,耶穌的死而復活,聖靈的工作。

註腳
1 斯托得(John R. W. Stott),《聖經信息系列─羅馬書》(The Message of Romans: God’s Good News for the World),李永明譯(台北市:校園,1997),293。
2 Frederick W. Danker ed., “:ara,”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on CD-ROM, Bibleworks 7, n.p.
3 Daniel B. Wallace, Greek Grammar Beyond the Basics: An Exegetical Syntax of the New Testament on CD-ROM. Version 2003, 2007, 129.
4 C. E. B. Cranfield,《羅馬書註釋》(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潘秋松譯(台北市:華神,1997),574-575。
5 Cranfield,《羅馬書註釋》(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525-526。
6 Cranfield,《羅馬書註釋》(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527-530。
7 Cranfield,《羅馬書註釋》(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527-531。
8 Cranfield,《羅馬書註釋》(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 527-528。
9 Cranfield,《羅馬書註釋》(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 535-539。
10 Danker, “dikai,wma,”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on CD-ROM, n.p.
11 G. Schrenk, “dikaíōma,” TDNT, 176.
12 Cranfield,《羅馬書註釋》(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 542-544。
13 斯托得(John R. W. Stott),《聖經信息系列─羅馬書》(The Message of Romans: God’s Good News for the World),293-294。
14 Danker, “peripate,w,”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on CD-ROM, n.p.
15 H. Sheesemann, “patéō,” TDNT, 804-805.
16 E. Schweizer, “sōma,” TDNT, 1145-1146.
17 Cranfield,《羅馬書註釋》(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 557。
18 斯托得(John R. W. Stott),《聖經信息系列─羅馬書》(The Message of Romans: God’s Good News for the World),302-303。
19 E. Schweizer, “huiothesía,” TDNT, 1215.
20 Cranfield,《羅馬書註釋》(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560-561。
21 Cranfield,《羅馬書註釋》(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564。
22 G. Kittel, “abbá,” TDNT, 1-2.
23 Danker, “klhrono,moj,”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on CD-ROM, n.p.
24 W. Foerster, “klēros,” TDNT, 442.
25 W. Foerster, “klēronómos,” TDNT, 445-446.
26 Cranfield,《羅馬書註釋》(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525-526。
27 斯托得(John R. W. Stott),《聖經信息系列─羅馬書》(The Message of Romans: God’s Good News for the World),300。
28 博愛思(J. M. Boice),《恩典作王─羅馬書第五章至第八章》(The Reign of Grace-Romans 5~8),鍾越娜譯,博愛思解經講道叢集(CA:美國活泉,2003),404。
29 Cranfield,《羅馬書註釋》(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550-551。
30 博愛思(J. M. Boice),《恩典作王》(The Reign of Grace-Romans 5~8),407-408。
31 博愛思(J. M. Boice),《恩典作王》(The Reign of Grace-Romans 5~8),435-436。

九、 參考書目
斯托得(Stott, John R. W.)。《聖經信息系列─羅馬書》(The Message of Romans: God’s Good News for the World)。李永明譯。台北市:校園,1997。

博愛思(Boice , J. M.)。《恩典作王─羅馬書第五章至第八章》(The Reign of Grace-Romans 5~8)。鍾越娜譯。博愛思解經講道叢集。CA:美國活泉,2003。

Danker, Frederick W., ed.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on CD-ROM. Bibleworks 7. Print ed.: Frederick W. Danker, ed.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Kittel, G., G. Friedrich, eds.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Translated by G. W. Bromiley.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5.

Wallace, Daniel B. Greek Grammar Beyond the Basics: An Exegetical Syntax of the New Testament on CD-ROM. Bibleworks 7 2003, corrected in 2007. Print 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