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神 王道仁
這本書我在CPE讀的書當中,很推薦的其中一本,是蘇絢慧寫的,在2003年張老師出版社出版。書中蘇絢慧分享自己悲傷及輔導悲傷的經驗,並提供悲傷輔導者的注意事項。有些地方比較沒有次序,但瑕不掩瑜。
這本書我在CPE讀的書當中,很推薦的其中一本,是蘇絢慧寫的,在2003年張老師出版社出版。書中蘇絢慧分享自己悲傷及輔導悲傷的經驗,並提供悲傷輔導者的注意事項。有些地方比較沒有次序,但瑕不掩瑜。
一、 本書對我的幫助
1. 書中提到悲傷是因為我們有愛(P5),這對悲傷是一種肯定,也是比較樂觀的解讀方式。我本來就是比較悲觀的人,因此覺得現在的快樂會成為未來悲傷的回憶,也就是有愛就會導致悲傷。不過像書中這樣反過來描述,肯定悲傷是因為有愛,這能幫助我們肯定並容許自己悲傷。
2. 書中提到作者想為一位臨終病人舉辦慶生會,但病人覺得不用麻煩。作者則說明慶生會也是為了家人,讓他們有機會表達愛(P63)。我覺得這個講法很好,可以幫助病人。
3. 書中作者和臨終病人孩子的對話很有技巧,從「常看到你在這裡,你來病房做什麼?」、「媽媽生病很久了,對不對?」、「你知不知道媽媽生什麼病?」一直到「你知不知道媽媽可能沒辦法回家了?」(P89-90)和孩子談生病、死亡等,這些是很好的用語和技巧。
4. 作者提到自己失去父親的經驗,並沒有機會向父親告別,是他很大的遺憾(P69-71),因此作者提醒臨終要讓孩子參與(P74)。作者也提醒醫療團隊不要只注重孩子的悲傷,反而要輔導單親父母陪伴孩子的悲傷(P86-87)。這我認為是很好的提醒。
5. 書中提醒陪伴悲傷的人,速度要和悲傷的人一致。過快時會要求悲傷的人趕快走出悲傷,過慢時則可能質疑悲傷的人為何已經走出悲傷,這都是不正確的(P195-196)。這是很好的提醒,否則就變得不是以悲傷的人為主,而反而是關注悲傷輔導者的需要。
6. 書中提醒陪伴悲傷的人要先照顧好自己,否則悲傷的人不僅要處理自己的悲傷,還要處理陪伴的人的狀況,會更辛苦。書中也提到自己若有類似經驗,也可能造成情緒和感受,也需要處理(P197)。這些反轉移確實要有所察覺,才比較不會造成問題。
7. 書中提醒陪伴悲傷的人要有明確適切的問話,才能提供實際的幫助(P198-200)。由於我對別人的關心常常使用空泛的問話「你還好嗎」,但通常是用這種問話做開頭,再開始進一步的探究。對於悲傷的人,這種問話不太適當,必須要小心地調整。
二、 對本書的評估及或不同的觀點,提出問題
1. 書中提到看起來堅強不流淚的人不見得有問題(P152-154),也提到要允許悲傷有個別差異,每個人表現悲傷都不同(P217)。這對陪伴悲傷的人是很好的提醒,對悲傷的人則是一種釋放。但我認為這當中還要區分堅強不流淚和壓抑悲傷,堅強不流淚若是壓抑的結果,不見得要鼓勵。但若是悲傷的人的自然表現,則要容許人有這種空間。
2. 書中提醒處理自己的悲傷勿講求效率,悲傷輔導也要避免以悲傷者是否仍有悲傷作為衡量自我價值的標準(P95-96)。這是很好的提醒,以免不容許自己或別人悲傷,這也和傳福音不能以是否信主為衡量標準類似。不過這樣之下如何衡量自己的輔導工作,以及如何評估與改進?或許仍有標準,但也要看出標準的限制。
三、 是否可應用在臨床事奉上
1. 書中提到真正傷害人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周遭人的態度與反應(P29)、讓人痛徹心扉的不是死亡,而是人(P30),並列出實例(P142)。書中後來列出許多慣用的錯誤用語和建議取代的用語(P223),當中列出許多錯誤真的都很常見。其中我比較會犯的錯誤是會講:「若需要我,告訴我」而非「我會再打電話過來,看你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其實書中也建議陪伴悲傷的人要定期慰問,漸漸降低頻率(P221-222),這也是很好的建議,但對我很困難,因我很難記得這類的事。因此必須配合輸入電腦行事曆,才能達成。未來在牧會一定會遇到悲傷的人,因此這些很需要學習。
2. 書中提醒死亡發生當下的狀況對遺族的影響很大,若有溫暖的支持和慎重的道別,對未來處理悲傷更有幫助(P106-108)。這一點是我最近才比較體會到,因以前在安寧病房宣佈死亡時,雖然慎重,卻未敏感到這一點。未來擔任神職人員陪伴臨終病人家屬時,更須注意到這一點。
看到您的學習心得感到佩服,野人獻曝,提供我自己對於這類書想法。新版的悲傷輔導(心理出版社,李開敏老師譯)也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書。其中有很多觀點的更新,例如悲傷輔導的次數及場合,還有悲傷及正向力量的均衡等,都是一些新近心理學的融合,也在我工作上給我很多的印證。跟您分享。
回覆刪除謝謝您的分享!若有機會我會去找來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