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神學閱讀摘要心得3
道碩三97003王道仁
閱讀範圍:賴氏新約神學39, 40, 41, 44
摘要:
賴氏新約神學39章是討論希伯來書的神學,賴德指出希伯來書有雙重的二元論,包括上下二元論(真實的天與短暫的地)與末世二元論(今世與來世)。他認為希伯來書的二元論和斐羅的並不相同,斐羅只強調上下二元論,但希伯來書除此之外,仍有末世、盼望、已經與尚未的張力等。[1]希伯來書中的基督論則包含耶穌的神性和人性,[2]並且以麥基洗德的等次為永遠完全的大祭司,帶來新約並廢去舊約。[3]希伯來書中也強調基督徒的生活的先決條件就是信心,而希伯來書中信心是一種對未見的上帝國事情的覺察力,讓人能確信上帝的承諾。[4]
賴氏新約神學40章是討論雅各書的神學,賴德認為耶穌的弟弟雅各很可能是作者。雅各書中也有已經與尚未的張力,基督徒是真道生出來的,但仍然會遇到試探。試探來自內心的私慾,但也提到要抵擋魔鬼的引誘。[5]保羅和雅各看似有矛盾,但其實保羅講的信心包含委身,雅各講的信心卻只有知識;保羅講的行為是和猶太禮儀相關,雅各講的行為卻是強調愛心的行動;因此保羅和雅各是在不同處境。[6]
賴氏新約神學41章是討論彼得前書的神學,強調彼得前書在末世論方面,有已經與尚未的張力。基督在這末世已經顯現,但我們仍然帶著盼望等候最後的基業,也因盼望能勝過現在的苦難,並保持聖潔。[7]彼得前書也強調為義受苦是上帝的旨意,而應該學習基督的榜樣來面對。[8]彼得前書提到一些關於三一、贖罪、教會的觀念,也提到耶穌藉著靈去傳道或宣告得勝。[9]
賴氏新約神學44章是討論啟示錄的神學,賴德整理許多對啟示錄的解釋。過去派解釋法認為啟示錄是為了幫助被羅馬逼迫的基督徒而寫,並不包含對未來的預言。歷史解釋法認為啟示錄的預言在教會歷史中實現,特別是教皇制度類似獸的制度。象徵解釋法認為啟示錄使用象徵說明受苦的聖徒必然得勝,而不包含預言。極端未來派解釋法則是時代主義的解釋法,認為啟示錄預言末日會發生的事情。中庸未來派解釋法則認為啟示錄是說明上帝救贖的計畫,七間教會代表整體教會,七印代表歷史的權勢,第七章之後則是對未來的預言。[10]賴德也整理啟示錄的神學,指出邪惡不斷攻擊教會,但教會若至死忠心就會得勝。上帝所降的災難和審判則催迫人悔改,而上帝的子民則受上帝的保護。上帝的國會降臨,先以千禧年基督統治的臨時國度,最終則有新天新地,上帝的救贖會完全實現。[11]
心得討論:
對於啟示錄,要如何解釋確實需要仔細思考。我認同啟示錄必須對那個時代的人有意義,但不見得全部都要照過去派解釋才對那個時代有意義。啟示錄確實屬於啟示文學,而啟示文學確實在兩約之間和新約初期很流行,[12]但上帝所啟示的啟示文學不必然解釋方式一定要和同時代類似的文學完全一樣。啟示錄應該放在整本聖經和整本新約的脈絡下來看,新約當中對於末世論著墨很多,充滿了「已經」和「尚未」的張力。而福音書中耶穌對末世的教導也非常複雜,有些似乎在當代已經應驗,有些則尚未應驗。也因此我認為啟示錄也可以是如此,就是既對當代說話,也對未來說話。舊約中的許多預言也是既對舊約當時說話,但也對未來說話。不過對未來說話的部分,我贊同Bauckham的看法,就是我們可以從過去許多未來派的錯誤解是學習,因許多人曾經試圖指出敵基督是現在的誰等等,但隨著日子經過不見得照著應驗。[13]因此即使啟示錄的事情有些是針對未來的預言,最重要的不是猜測誰是誰,而是照著啟示錄要我們做的,堅持自己的信仰並等候仰望榮耀的上帝。
啟示錄中使用非常多象徵,這些象徵不見得一定要照字面意義解釋,例如啟示錄十三章的獸或十七章代表巴比倫的女人,即使是喜歡按字面意義解釋啟示錄的人,也不見得會按著字面意義解釋他們。況且啟示錄的這些描述是出現在異象當中,就文脈來講本來就不一定要照字面意義解釋。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見得要認定所有啟示錄的描述都完全不可能是字面意義,例如基督的再來本來就是新約一貫的強調。我對千禧年也是這個看法,我們或許不能確定到底是有一千年或只是象徵的講法,但重點是我們是否預備好自己作王、作上帝與基督的祭司(啟20:6),以及一再被邪惡威脅的時候是否仍然信靠上帝。
參考書目:
楊牧谷主編。《當代神學辭典》。康來昌、陳濟民校訂。台北:校園,1997。
賴德(George E. Ladd)。《賴氏新約神學》(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馬可人、楊淑蓮譯。台北:華神,1998。
[1] 賴德(George E. Ladd),《賴氏新約神學》(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馬可人、楊淑蓮譯(台北:華神,1998),685-690。
[2] 賴德(George E. Ladd),《賴氏新約神學》(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685-690。
[3] 賴德(George E. Ladd),《賴氏新約神學》(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690-697。
[4] 賴德(George E. Ladd),《賴氏新約神學》(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697-700。
[5] 賴德(George E. Ladd),《賴氏新約神學》(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703-706。
[6] 賴德(George E. Ladd),《賴氏新約神學》(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707。
[7] 賴德(George E. Ladd),《賴氏新約神學》(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709-712。
[8] 賴德(George E. Ladd),《賴氏新約神學》(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712-713。
[9] 賴德(George E. Ladd),《賴氏新約神學》(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713-716。
[10] 賴德(George E. Ladd),《賴氏新約神學》(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741-744。
[11] 賴德(George E. Ladd),《賴氏新約神學》(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744-751。
[12] R. J. Bauckham,〈Apocalyptic Literature 啟示文學〉,《當代神學辭典》,1:44-45。
[13] R. J. Bauckham,〈Apocalyptic Literature 啟示文學〉,《當代神學辭典》,1:4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您寶貴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