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就是紀念耶穌出生來到這個世界,這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因為耶穌是創造宇宙萬物上帝的兒子,他的出生,表示上帝並非對世界對人漠不關心,上帝是親自參與在世界和人的苦難當中。更重要的是,耶穌來到世界的目的,就是要以他的死和復活,除去人的兩大難題:罪惡和死亡。透過耶穌的死,我們的過錯得到上帝的赦免;透過耶穌的復活,我們得到復活的盼望。
因此耶穌的出生,是為了受苦的人,是為了受罪惡綑綁的人,也是為了面對死亡威脅的人:
他為了教會裡面慶祝的基督徒而生,也為了教會外面尋求生命意義的人而生;
他為了被忽視的長者和小孩而生,也為了有理想的青年而生;
他為了幸福的家庭而生,也為了長期被肢體和語言暴力折磨的人而生;
他為了人人尊重欽佩的好人而生,也為了人人看輕鄙視的罪人而生;
他為了自覺對得起良心的人而生,也為了自覺對不起良心的人而生;
他為了被不良習慣綑綁的人而生,也為了沒有不良習慣的人而生;
他為了辛苦籌備聖誕晚會的人而生,也為了開心參與晚會的人而生;
他為了忙碌工作的人而生,也為了找不到工作的人而生;
他為了常常擔憂的人而生,也為了常常快樂的人而生;
他為了身強體壯的人而生,也為了被病痛長期困擾的人而生;
他為了離死亡還很遙遠的人而生,也為了即將面臨死亡的人而生;
他為了被誤解的人而生,也為了誤解別人的人而生;
他為了心靈平安的人而生,也為了煩躁不安的人而生;
他為了渴望休息的人而生,也為了渴望行動的人而生;
他為了等候正義的人而生,也為了等候和平的人而生;
他為了原住民、外省人、客家人、河洛人而生,也為了外勞而生;
他為了資源耗竭又環境污染的地球而生,也為了耗盡地球資源又污染環境的人而生。
他出生了,帶來上帝的恩典和平安,帶來和解的信息,帶來更美的盼望。
各類教材
▼
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無心卻傷人的言語
常有朋友跟我分享一些被傷害的經驗,但是那些傷人的言語卻是無心的。講的人並不是有意要傷害別人,卻不小心使人受了傷。正如有位牧師分享的:不管是開車有意撞人,或是開車不小心撞到人,或是被誤當成開車撞人的那一位,這三種狀況雖然該負的責任不同,受傷的人的傷卻是一樣的痛。
在禱告和反省中,我發現自己也可能很常不小心講出傷人的言語。別人的受傷不一定是我的責任,因為可能是對方過於敏感,或是有一些誤會。但是不管我有沒有責任,別人的受傷還是很痛苦的。如果我能避免無心地傷害別人,其實是更好的,這也是愛的表現。
對我曾傷害的人,我願意真誠地道歉。對自己來說,願上帝幫助我,用更多的愛、智慧和敏感,來說出每一句話。
在禱告和反省中,我發現自己也可能很常不小心講出傷人的言語。別人的受傷不一定是我的責任,因為可能是對方過於敏感,或是有一些誤會。但是不管我有沒有責任,別人的受傷還是很痛苦的。如果我能避免無心地傷害別人,其實是更好的,這也是愛的表現。
對我曾傷害的人,我願意真誠地道歉。對自己來說,願上帝幫助我,用更多的愛、智慧和敏感,來說出每一句話。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無可救藥的驕傲
最近漸漸體認到一件事情,就是:我真的有無可救藥的驕傲。我很容易覺得自己各方面都很不錯,很容易覺得自己表現比別人好。這種驕傲表現在思考各種神學立場上面,就是會覺得自己的看法才是最好的,很容易輕視別人的看法和意見。這種驕傲表現在和別人的溝通和相處上,就會變成不注重別人的意見,只注重自己想表達的。
問題是我的實況並不是自己所想這麼好,因為即使我的神學主張還算不錯,還是受限於我的視野,還是有我的盲點。即使我對許多事情的看法是不錯的,還是受限於我的經驗和知識。這個世界的知識和經驗這麼豐富,一個渺小的人怎麼能完全掌握?創造這個世界的上帝是這麼豐富和偉大,一個微不足道的人怎麼敢講自己對上帝的認識才是完全正確?
然後在感覺出自己的驕傲的同時,又會覺得自己能認識自己的驕傲,真的是很厲害,於是又陷入了驕傲當中。在分享出自己的驕傲的同時,又會覺得能讓大家知道我知道自己的驕傲,顯示出我的厲害,於是又陷入了虛榮當中。無可救藥的驕傲,就真的是無可救藥。
願上帝的恩典臨到,讓我能改變。願上帝的智慧臨到,讓我能真正認識自己。只有上帝能幫助我勝過驕傲。
問題是我的實況並不是自己所想這麼好,因為即使我的神學主張還算不錯,還是受限於我的視野,還是有我的盲點。即使我對許多事情的看法是不錯的,還是受限於我的經驗和知識。這個世界的知識和經驗這麼豐富,一個渺小的人怎麼能完全掌握?創造這個世界的上帝是這麼豐富和偉大,一個微不足道的人怎麼敢講自己對上帝的認識才是完全正確?
然後在感覺出自己的驕傲的同時,又會覺得自己能認識自己的驕傲,真的是很厲害,於是又陷入了驕傲當中。在分享出自己的驕傲的同時,又會覺得能讓大家知道我知道自己的驕傲,顯示出我的厲害,於是又陷入了虛榮當中。無可救藥的驕傲,就真的是無可救藥。
願上帝的恩典臨到,讓我能改變。願上帝的智慧臨到,讓我能真正認識自己。只有上帝能幫助我勝過驕傲。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讀聖經的幾種方式
讀聖經是很棒的事情,古今中外很無數的人從中得到幫助,也是體驗上帝的不二法門,不過讀聖經有好幾種方法,在這裡介紹我知道的幾種方法:
1.靈修
先禱告,亦可唱詩歌,然後讀一小段經文。讀完以後默想,最後作回應的禱告。時間可長可短。
秘訣:遇到難解的問題不用花太多時間思索,而是把重點放在上帝對我們說什麼。一定要默想經文和我們生活的關連,是不是能讓我們更認識上帝,或對我們有什麼提醒或我們可以學習的。
2.速讀
快速瀏覽全卷書,一天多半3-5章以上,甚至可看10章,前後可有簡短禱告。
秘訣:看完再一起思考整卷或整段經文涵義,可對全卷書及整本聖經有概觀性的認識,避免見樹不見林。
3.研經
禱告後深入探討某一小段經文,通常要研讀上下文,再來仔細研讀該段經文的涵義,特別是針對有爭議的經文。最主要需要分析這段經文主題、思路、論點。最後可以配合一些介紹背景的資料,例如可看一下研讀本聖經或現代中文譯本對該卷書的介紹,亦可參考註釋書。最後禱告結束。
秘訣:一定要先讀聖經,盡量先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後再看註釋書,才是自己的東西。另外研經最後還是要回歸生活應用,必須找到和自己生活的關連。
4.禱讀
禱告後用默禱的心慢慢將一段經文讀1-2遍,並特別注意哪些字詞或句子吸引或感動自己,然後默想這些字詞或句子,最後禱告。
秘訣:先跳過問題、研究或分析,這方式最主要是要和上帝對話。
這四種方式裡面,我覺得靈修是最基本的,偶爾靈修可以用禱讀來進行。再來最好另外有速讀的進度,研經則把握機會進行,例如配合查經班。讓我們一起多讀聖經!
1.靈修
先禱告,亦可唱詩歌,然後讀一小段經文。讀完以後默想,最後作回應的禱告。時間可長可短。
秘訣:遇到難解的問題不用花太多時間思索,而是把重點放在上帝對我們說什麼。一定要默想經文和我們生活的關連,是不是能讓我們更認識上帝,或對我們有什麼提醒或我們可以學習的。
2.速讀
快速瀏覽全卷書,一天多半3-5章以上,甚至可看10章,前後可有簡短禱告。
秘訣:看完再一起思考整卷或整段經文涵義,可對全卷書及整本聖經有概觀性的認識,避免見樹不見林。
3.研經
禱告後深入探討某一小段經文,通常要研讀上下文,再來仔細研讀該段經文的涵義,特別是針對有爭議的經文。最主要需要分析這段經文主題、思路、論點。最後可以配合一些介紹背景的資料,例如可看一下研讀本聖經或現代中文譯本對該卷書的介紹,亦可參考註釋書。最後禱告結束。
秘訣:一定要先讀聖經,盡量先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後再看註釋書,才是自己的東西。另外研經最後還是要回歸生活應用,必須找到和自己生活的關連。
4.禱讀
禱告後用默禱的心慢慢將一段經文讀1-2遍,並特別注意哪些字詞或句子吸引或感動自己,然後默想這些字詞或句子,最後禱告。
秘訣:先跳過問題、研究或分析,這方式最主要是要和上帝對話。
這四種方式裡面,我覺得靈修是最基本的,偶爾靈修可以用禱讀來進行。再來最好另外有速讀的進度,研經則把握機會進行,例如配合查經班。讓我們一起多讀聖經!
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青年聚會的型態
最近在思考教會青年聚會的型態,主要可以分成團契及小組兩種型態,當然小組也有各種不同風格的小組和配搭的計劃。本來就沒有任何一個聚會型態是完美的,各型態各有優缺,不過如何發揮不同型態的優點,補救其缺點,是最重要的。由於我參與的團契與小組也很有限,只能就我所知來分析不同型態的優缺:
一、團契型
優點:
1.接觸的人較多,不會僅限一些和自己同質性很高的人,可以和不同的人一起學習
2.聚會比較容易請講員,可以設計多元的聚會方式
3.可以訓練如何籌備大小型聚會
4.可以訓練如何推動靈修、禱告、傳福音、關懷等計劃
5.做得好的話可以邀到大部分的人都參與事奉
6.若有小組且運作良好,則可同時發揮團契及小組的優勢
7.決策大多由多數人一起做決定,較不易有腐敗且可學習共同決策
缺點:
1.若沒有團契另外分小組,則互動和關心較少
2.來教會的青年新朋友若沒有機制順利轉介至團契時常會缺乏關心力道
3.聚會性質有的時候會和主日禮拜重複
4.將人力擺到行政時,關心就會不夠強;將人力擺到關心時,行政就會不夠強
5.團契若另有小組時間時,聚會時間較長
6.隨著年紀漸長必須換團契,需要重新適應新的團契
7.如果沒有福音及外展行動,容易變成內聚團體
8.若沒有隨著人數不斷增加輔導,團契的牧養會遇到瓶頸
二、小組型
優點:
1.同質性很高,可以幫助新人快速適應並加入
2.聚會準備較為簡單,只要有簡單詩歌、破冰、經文、分享即可,且人數較少壓力較小
3.聚會時間較短,可以減少忙碌的人參加的負擔
4.人力可以專心擺在關懷,關懷力道強
5.若是和主日禮拜的新朋友關懷連結得好,可以成功邀請很多新朋友
6.做得好的話可以鼓勵大部分的人都參與小組的事奉,教會許多工作也可以透過小組長來了解各種人才
7.小組必須要有足夠小組長及區牧等等投入,會強迫不斷有人投入這個區塊
8.小組模式權力集中在區牧、小組長身上,決策快速不會有太多雜音
缺點:
1.缺乏和其他不同小組的人互動的機會
2.如果只有小組,卻沒有系統性的訓練和主日講道,會缺乏成長和願景
3.可以一直在同一個小組,不用一直轉換,但也很侷限在這個小團體
4.比較沒機會邀請講員來演講
5.如果沒有福音及外展行動,容易變成內聚團體而不成長
6.小組長個人須兼顧關懷、行政、牧養等等,壓力較大(看是採取哪種小組精神)
7.小組長必須先經良好訓練
8.小組長如果自己也必須參加小組長的小組,就會變成一週要排出兩段聚會時間
團契和小組型態都有做得很不錯的範例,當然若是團契到達100-200人以上是不是要拆成兩個團契比較好,又是另一個問題。若是團契能同時具有小組,並特別重視新朋友及主日禮拜新朋友的關懷,且不斷增加輔導投入,或許能避免一些團契型態的缺點。若是小組常舉辦聯誼並配合良好訓練,或許能避免一些小組的缺點。
當然型態有好有壞、有優有缺,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倚靠上帝,不然我們什麼都不能做。
一、團契型
優點:
1.接觸的人較多,不會僅限一些和自己同質性很高的人,可以和不同的人一起學習
2.聚會比較容易請講員,可以設計多元的聚會方式
3.可以訓練如何籌備大小型聚會
4.可以訓練如何推動靈修、禱告、傳福音、關懷等計劃
5.做得好的話可以邀到大部分的人都參與事奉
6.若有小組且運作良好,則可同時發揮團契及小組的優勢
7.決策大多由多數人一起做決定,較不易有腐敗且可學習共同決策
缺點:
1.若沒有團契另外分小組,則互動和關心較少
2.來教會的青年新朋友若沒有機制順利轉介至團契時常會缺乏關心力道
3.聚會性質有的時候會和主日禮拜重複
4.將人力擺到行政時,關心就會不夠強;將人力擺到關心時,行政就會不夠強
5.團契若另有小組時間時,聚會時間較長
6.隨著年紀漸長必須換團契,需要重新適應新的團契
7.如果沒有福音及外展行動,容易變成內聚團體
8.若沒有隨著人數不斷增加輔導,團契的牧養會遇到瓶頸
二、小組型
優點:
1.同質性很高,可以幫助新人快速適應並加入
2.聚會準備較為簡單,只要有簡單詩歌、破冰、經文、分享即可,且人數較少壓力較小
3.聚會時間較短,可以減少忙碌的人參加的負擔
4.人力可以專心擺在關懷,關懷力道強
5.若是和主日禮拜的新朋友關懷連結得好,可以成功邀請很多新朋友
6.做得好的話可以鼓勵大部分的人都參與小組的事奉,教會許多工作也可以透過小組長來了解各種人才
7.小組必須要有足夠小組長及區牧等等投入,會強迫不斷有人投入這個區塊
8.小組模式權力集中在區牧、小組長身上,決策快速不會有太多雜音
缺點:
1.缺乏和其他不同小組的人互動的機會
2.如果只有小組,卻沒有系統性的訓練和主日講道,會缺乏成長和願景
3.可以一直在同一個小組,不用一直轉換,但也很侷限在這個小團體
4.比較沒機會邀請講員來演講
5.如果沒有福音及外展行動,容易變成內聚團體而不成長
6.小組長個人須兼顧關懷、行政、牧養等等,壓力較大(看是採取哪種小組精神)
7.小組長必須先經良好訓練
8.小組長如果自己也必須參加小組長的小組,就會變成一週要排出兩段聚會時間
團契和小組型態都有做得很不錯的範例,當然若是團契到達100-200人以上是不是要拆成兩個團契比較好,又是另一個問題。若是團契能同時具有小組,並特別重視新朋友及主日禮拜新朋友的關懷,且不斷增加輔導投入,或許能避免一些團契型態的缺點。若是小組常舉辦聯誼並配合良好訓練,或許能避免一些小組的缺點。
當然型態有好有壞、有優有缺,但最重要的,還是要倚靠上帝,不然我們什麼都不能做。
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缺乏青年的危機
最近一直在思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缺乏青年的狀況,因為感覺起來,教會青年流失已經是非常普遍的情形。這種狀況持續下去,二十年後長老教會是不是就會逐漸萎縮?目前長老教會教勢是勉強維持持平的狀況,但是缺少青年的惡性循環是不是甚至可能造成長老教會關門?
青年為什麼離開長老教會?是否是因為沒有受到關懷?或是因為不被重視?或是因為文化不同?或是因為語言不同?或是因為禮拜方式不同?或是因為音樂風格不同?或是因為教會不重視宣教?或是這些都不是,是因為這是青年不成熟、其他教會不應該搶羊、或教會太過遷就青年而喪失了傳統精神?
每個人對以上的問題可能都有不同答案,但是或許,我們應該聽聽青年自己的聲音。
青年為什麼離開長老教會?是否是因為沒有受到關懷?或是因為不被重視?或是因為文化不同?或是因為語言不同?或是因為禮拜方式不同?或是因為音樂風格不同?或是因為教會不重視宣教?或是這些都不是,是因為這是青年不成熟、其他教會不應該搶羊、或教會太過遷就青年而喪失了傳統精神?
每個人對以上的問題可能都有不同答案,但是或許,我們應該聽聽青年自己的聲音。